6月5日是我国的什么节日:6月5日,中国环境日—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家园
6月5日是我国"环境日",也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环境保护主题日,自1972年联合国首次设立以来,中国自1990年起正式将6月5日定为全民环保日,通过设立主题、发布报告、开展公益活动等形式,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的共识。

【全球背景与意义】 世界环境日最初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起,旨在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今年国际主题为"塑战速决"(Beat Plastic Pollution),聚焦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我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连续十年将环境日主题与中国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如2023年主题"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中国环保实践】

- 制度创新:建立生态环境部等专职机构,实施河长制、林长制等创新机制,2022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87.9%
- 技术突破: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全球第一,单位GDP能耗较2012年下降26.4%
- 治理成效: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57.3%,全国森林覆盖率增至24.02%,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全民参与行动】 各地在环境日举办特色活动:
- 北京"蓝天保卫战"公众开放日
- 上海长江生态修复VR体验展
- 云南亚洲象保护科普巡讲
- 解放军部队"绿色军营"创建活动
【未来展望】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我国已建立覆盖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预警的全链条体系,2023-2025年将重点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力争到202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65%以上。
【公民行动倡议】 每个人都可以从:
- 实践垃圾分类(北京已覆盖98%社区)
- 选择绿色出行(共享单车日均骑行量超5000万次)
- 参与生态修复(全国注册环保志愿者超4000万人)
- 践行光盘行动(餐饮业厨余垃圾减少35%)
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到"双碳"目标的庄严承诺,中国环境日不仅是纪念日的设立,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员令,让我们以6月5日为起点,将环保理念融入生活点滴,共同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篇章。
(本文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2023年度报告、国家统计局公报、联合国环境署公开资料)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