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股】滨化股份港股IPO:碳三碳四业务成主力,毛利率承压偿债压力凸显
滨化股份港股IPO:化工巨头在行业波动中寻找突破
滨化股份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在主板挂牌上市,华泰国际与建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本文将从公司的历史背景、财务状况、业务转型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深入解析滨化股份的港股IPO动向。
公司背景:化工领域的龙头企业
滨化股份成立于1968年,是一家深耕化工行业的综合型化工集团,总市值已超过80亿元,公司主营三大核心板块:氯碱化学品、碳三碳四化学品及湿电子化学品,核心产品包括烧碱、环氧丙烷、MTBE、电子级氢氟酸等。
作为中国最大的粒状烧碱、食品级片状烧碱、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及氯丙烯生产商,滨化股份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和丰富的产品线,在行业内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碳三碳四化学品领域,公司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生产商。
财务表现与行业波动:高负债与毛利率下滑的挑战
近年来,滨化股份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表现受到化工行业周期性波动和业务结构调整的双重影响,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90.8%,短期偿债压力突出,短期借款余额达48.89亿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13.33亿元,流动性面临一定压力。
在盈利方面,公司近年来毛利率呈现显著下滑趋势,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26.5%、16.7%、6.4%,2025年上半年为8.4%,2024年公司年内利润同比下滑45.5%至2.17亿元,尽管2025年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15.3%至1.36亿元,但整体表现仍未能跟上营收的增长。
业务转型与未来增长潜力

尽管面临财务压力和毛利率下滑的挑战,滨化股份在业务结构上进行了调整,碳三碳四化学品逐渐成为公司收入的重要增长点,从2022年的90.8%的氯碱化学品主导,到2025年上半年碳三碳四业务占总营收的47.4%,公司业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碳三碳四业务的快速增长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尽管这一业务的毛利率较低,但其规模和市场潜力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环氧丙烷和其他相关产品领域,滨化股份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技术优势,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港股IPO:为业务扩展和未来发展开辟新渠道
滨化股份选择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主要是为了募集更多资金支持业务发展,IPO筹资金额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 源网荷储项目建设:包括风光发电机器设备的采购及安装、发电设施的建设等。
- 提升研发能力:加大对高端电子化学品等新兴领域的研发投入。
- 拓展海外销售与服务网络: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 一般营运资金:用于公司日常运营和其他必要支出。
滨化股份在A股市场表现亮眼,截至2025年10月28日,A股股价为4.18元/股,总市值约86亿元,自2010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以来,公司累计分红17次,累计分红金额达23.58亿元,平均分红率达27.08%。
行业前景与公司潜力
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具有较强的成长性和替代性,碳三碳四化学品作为新兴领域,受环保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增长的推动,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滨化股份凭借其长期的行业积累和技术优势,具备在碳三碳四化学品领域进一步扩大规模的潜力,公司在环氧丙烷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方面也有较强的实力,未来有望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滨化股份的港股IPO不仅是公司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其在化工行业中探索新路径的生动体现,尽管当前公司面临高负债和毛利率下滑等挑战,但其在碳三碳四化学品领域的快速增长和强大的行业基础,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随着IPO筹资的成功,滨化股份有望在化工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创造更大的价值。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