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是如何患上的:荨麻疹是如何患上的?七大常见诱因解析
荨麻疹,俗称“风团”或“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其特点是皮肤上突然出现红色或皮肤色的隆起、边界清晰、瘙痒剧烈的肿块,很多人深受其扰,荨麻疹究竟是如何患上呢?其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特应性/过敏性荨麻疹(最常见)
这是荨麻疹中最常见的类型,通常与过敏反应有关,当身体接触到特定的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过度反应,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导致皮肤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以及小血管周围组织水肿,从而形成风团。

- 常见过敏原包括:
- 食物: 如海鲜(虾、蟹、贝类)、鸡蛋、牛奶、花生、坚果、某些水果(如芒果、草莓)、辛辣食物、酒精等。
- 药物: 如青霉素、链霉素、阿司匹林、阿司咪唑、某些生物制剂等,药物过敏反应有时可能延迟出现。
- 吸入物: 花粉(季节性)、尘螨、霉菌、动物皮屑等。
- 物理因素: 如冷热刺激、日光照射、摩擦、压力、振动等(属于物理性荨麻疹,是特应性的一种特殊类型)。
- 感染: 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有时也能诱发过敏性反应,导致荨麻疹。
- 昆虫叮咬: 如蚊子、蜜蜂、黄蜂等叮咬。
药物性荨麻疹
某些药物可以直接诱发荨麻疹,或者作为过敏反应的一部分,除了上述提到的某些抗生素和抗过敏药,还有一些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镇静催眠药、造影剂等也可能引起。
接触性荨麻疹
皮肤直接接触某些物质后,局部皮肤发生反应,出现风团,例如接触某些植物(如荨麻植物,尽管名字相似,但并非所有荨麻疹都由它引起)、化妆品、护肤品、染料、金属饰品、洗涤剂、肥皂等。

激素相关性荨麻疹
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有时会诱发荨麻疹。
- 胆碱能性荨麻疹: 由体温升高、运动、情绪激动等引起,多见于青少年。
- 压力性荨麻疹: 皮肤受到压力或摩擦后出现风团。
- 压迫性荨麻疹: 皮肤受到持续压力(如穿着紧身衣物、躺卧时间过长)后出现风团。
自身免疫性荨麻疹
在某些情况下,身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的组织(如肥大细胞)识别为外来物进行攻击,导致组胺等物质释放,引发荨麻疹,这种情况通常与抗肥大细胞抗体(主要是IgE类型)有关。
特发性荨麻疹
对于一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经过详细检查,找不到明确的过敏原、药物、物理刺激或自身免疫异常的原因,这种情况被称为“特发性荨麻疹”,意味着病因不明。
系统性疾病相关性荨麻疹
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伴随或诱发荨麻疹,
- 甲状腺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 感染性疾病: 如肝炎、肾炎、寄生虫感染等。
- 恶性肿瘤: 尤其是淋巴系统相关的癌症。
- 代谢性疾病: 如低血压、休克等。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过敏反应、物理刺激、药物、感染、自身免疫、内分泌失调等多种因素,了解这些诱因对于预防和管理荨麻疹至关重要,如果你反复出现荨麻疹症状,尤其是伴随呼吸困难、喉咙肿胀等全身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明确病因,接受规范治疗,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判断属于哪种类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注意观察记录可能的诱因,有助于避免复发。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