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西安理工大学招生官网(西安理工大学招生章程)

来源:网络   作者:   日期:2025-10-30 16:15:34  

西安理工大学2025年招生计划及相关信息全解析

西安理工大学2025年招生计划

西安理工大学作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也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之一,拥有完整的本、硕、博高级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软科排名中位列全国前30%,且2022年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以下是2025年招生计划的详细解读:

  1. 报考条件

    西安理工大学招生官网(西安理工大学招生章程)

    • 居住与就读条件:须具有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陕西省贫困县)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且实际就读。
    • 成绩要求:高考成绩需达到陕西省相应科类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一本线)。
    • 招生院校范围:全国重点高校及陕西省内高校。
  2. 投档线概述
    投档线是招生院校按照提档比例提取考生档案的最低分数线,与学校最终的录取线并不完全相等,西安理工大学2025年在陕西省本科批的物理类(101-104组)投档线中,最高分为618分,最低分为560分。

  3. 物理类招生分数线

    • 安徽考生报考物理类专业的西安理工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7分。
    • 历史类考生在安徽报考的西安理工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1分。

西安理工大学菁英培育计划招生简章

西安理工大学菁英培育计划是面向本科生的特色人才培养项目,旨在通过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免试读研政策,选拔并培育学术与实践能力突出的优秀学生,以下是该计划的核心内容:

  1. 项目概述

    • 项目定位:面向本科生的特色人才培养项目。
    • 培养目标:通过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免试读研政策,选拔并培育学术与实践能力突出的优秀学生。
  2. 核心特色

    • 免试读研通道:学生在本科阶段达到培养要求后,可直接进入硕士阶段学习。
  3. 专业组一览表

    • 物化101专业组:拔尖创新人才计划专业。
    • 物化102、103、104专业组:包含菁英培育计划和卓越工程师班计划专业。
  4. 招生人数及分布

    • 最少的是农业水利工程(菁英培育计划)专业,仅2人。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招生最多,为214人;其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22人;第三是水利水电工程(卓越班),107人。
    • 本省有15个专业招生人数在50人以上,5人以下的专业有11个。

西安理工大学301专业有哪些

西安理工大学301专业涵盖了多个领域,以下是详细介绍:

  1. 招生专业

    • 物理类本科批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2”专业:涵盖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础性、宽口径专业。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1”专业:注重培养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2. 硕士招生信息
    在硕士招生目录中,虽然未直接提及301专业,但提到了包含“301数学(一)”作为考试科目的专业,如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等,这些专业在招生时可能会将“301数学(一)”作为复试或初试的考试科目之一。

  3. 物理组301专业
    物理组301专业主要包括以下两个专业: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旨在培养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 其他相关专业:根据具体招生计划,可能包括其他物理类专业。

西安理工大学本科招生网网址

西安理工大学本科招生网网址为:https://zhaosheng.xaut.edu.cn/。
如需了解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也可进入学校官网进行查阅。

录取时间及其他信息

  • 录取时间:根据省份的不同,录取时间从7月12日至8月11日都有,陕西省本科批的录取在7月21日结束。
  • 招生章程:2025年西安理工大学面向本科、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第二学士学位的招生章程,主要信息如下:本科招生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原则,面向全国招生,以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公布为准,录取规则按各省规定调档录取。


西安理工大学作为一所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屡获殊荣,其招生政策和培养计划也为考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无论是优秀的本科生还是有志于深造的学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平台。
关注西安理工大学招生官网(https://zhaosheng.xaut.edu.cn/),获取更多详细信息,抢占招生名额,开启你的学术之旅吧!

分类:院校
责任编辑:今题网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