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高考40个志愿填报顺序(2021年江苏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江苏新高考40个志愿填报顺序及规则详解
近年来,江苏省高考志愿填报模式不断优化,特别是新高考的“3+1+2”模式和平行志愿制度的推行,为考生提供了更为灵活和多样化的选择,以下将详细介绍江苏新高考40个志愿填报的顺序以及相关规则,帮助考生更好地规划志愿填报策略。
江苏新高考40个志愿填报顺序

平行志愿模式的特点
江苏新高考采用平行志愿模式,考生可在40个志愿中选择所需的院校和专业组,同时设置专业服从调剂志愿,这种模式与传统的顺序志愿不同,考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志愿填报顺序,以提高录取成功率。填报顺序建议
在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应遵循“冲稳保”的策略来填报志愿。
- 冲击型(14:12:14):前14个志愿应选择分数稍高于自己平时成绩的院校和专业组,争取更高的录取机会。
- 稳妥型(5:20:15):中间20个志愿应选择与平时成绩相当或略低于平时成绩的院校和专业组,确保基本需求。
- 保留型(15个志愿):最后15个志愿应选择录取分数明显低于平时成绩的院校和专业组,为安全选项保留。
- 签署顺序原则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应按照“冲稳保”的原则选择志愿,冲击型志愿应放在前10个位置,以增加录取机会;稳妥型志愿则可分布在中间位置;保留型志愿则应放在后端,以确保基本需求。
江苏填志愿规则
- 志愿填报模式
江苏高考实行“3+1+2”的新高考模式:
- 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
- 首选科目:在物理或历史中选择1门。
- 再选科目: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选择2门。
投档规则
- 分数优先:系统会按照考生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检索志愿,符合条件的志愿会被投档,直到满足一个批次的录取条件为止。
- 遵循志愿: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决定了投档的优先级,后续志愿一旦不满足条件则不会被检索。
- 一次投档:每个批次考生只进行一次投档,投档后即可退出,不再参与后续批次的志愿检索。
填报要求
- 连续填报:平行志愿需连续填报,不能跳号或空着。
- 时间限制: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官网,使用指定浏览器填报志愿,填报后保存并提交。
- 志愿表修改:志愿表提交后仅限修改一次,考生需谨慎填写,确保信息准确。
征求志愿规则
- 传统顺序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最多设置4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 征求志愿:在各批次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填报征求志愿,征求志愿设置与相应批次志愿设置一致。
2025江苏高考志愿填报规则讲解
填报时间与流程
- 本科批次:6月28日至7月2日(17:00截止)。
- 专科批次:7月27日至28日(17:00截止)。
- 征求志愿:各批次(除艺术类本科提前批第1小批外)录取结束后,未被录取且符合条件的考生可填报征求志愿。
志愿填报规则
- 志愿设置: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每个院校专业组包括同一所院校内的1或多个选考科目要求相同或不高的专业组。
- 专业志愿数量:每个院校专业组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并可决定是否服从调剂。
录取批次与顺序
- 录取批次:共设3批,本科2批(提前批和本科批),专科1批。
- 录取顺序:强基计划等在本科提前批前录取,高校专项计划等在本科提前批后、本科批次前录取,体育类等在普通类批量投档前完成录取。
志愿填报基本模式
- 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
- 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中选1门。
- 再选科目: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选2门。
其他重要规则
- 志愿批次设置:本科提前批和本科批各设2批,专科批设1批。
- 院校专业组志愿:每所院校或院校专业组志愿内最多可以填报6个专业志愿。
江苏新高考40个志愿填报需要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志愿顺序,遵循“冲稳保”的策略,确保在有限的志愿数量内最大化录取机会,考生需熟悉填报规则,合理选择科目组合,充分利用平行志愿模式,为高考成功策划。
如需了解更多高考志愿填报信息,欢迎关注本站,我们将持续为考生提供最新动态和实用指南!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