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造科技金融发展高地
北京科技金融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
科技金融作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北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置于金融“五篇大文章”首位,赋予其在服务科技创新中的历史使命,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积极响应这一号召,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全面推动科技金融与创新发展的深度融合。

政策支持为科技企业保驾护航
科创企业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普遍困境,这些企业通常具有轻资产、高研发投入、高风险等特点,针对这一痛点,北京市近年来推出了多项科创金融政策,全面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从创业投资、银行信贷、上市融资等多个方面,形成了全链条的金融支持体系,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融资难题。
在金融机构的积极引导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关注科技型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他们通过创业投资、长期信贷等多种方式,为科技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这种支持不仅流向了企业的运营,还涵盖了研发项目和产业升级,进一步助力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
金融创新助力科技发展
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朱衍生指出,去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推动科技金融的发展,包括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和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的试点等,这些措施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进一步优化了科技金融的生态。
在这一背景下,《北京市关于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正式出台,该方案从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财政引导等8个方面提出20条政策举措,力争到2027年底,科技创新领域引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等在京新设基金规模突破万亿元,科技贷款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分别突破5.5万亿元和2.5万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和全市平均水平。
市场层面推动创新金融生态
在市场层面,北京积极推动创新金融生态的发展,金融街论坛年会特别设置民营经济发展议题活动,邀请民营企业代表参会,并举办投融资对接活动,为企业提供展示和对接平台,推动实体经济发展,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互动,也为科技企业的融资和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北京金融监管局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探索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困境的路径,依托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的“中关村版”试点业务,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市场反响积极。
政府引导与金融生态圈的形成
政府投资基金的撬动作用在吸引耐心资本支持科创中至关重要,北京市西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刘梅英指出,北京金融街现代金融体系日益完善,服务国家金融改革发展能力更加突出,新引进的国内外金融机构已达24家,注册资本金总计1002.7亿元,平均每家41.8亿元,其中绝大部分为国家金融改革衍生的重要机构。
今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发展设立的专项金融工具有限公司均落户金融街,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超过270家,总市值突破9000亿元,有效发挥了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作用,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实体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参与金融生态圈,加快形成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
北京在科技金融方面的努力不仅为本地科技企业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也为全国科技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通过完善的政策体系、活跃的市场环境和政府的有力引导,北京正在加快建设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