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一般承认qs排名多少(一般要求qs排名多少)
国内QS排名及相关认可情况解析
近年来,QS世界大学排名逐渐成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国内求职者和教育工作者而言,了解QS排名的意义以及国内对QS排名的认可程度,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解析国内QS排名的相关情况。
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亮点
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于月9日正式发布,共有近1,418所高校上榜,规模创下有史以来最大,以下是本次排名的几个关键点: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UBA)继续在拉丁美洲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其在QS排名中稳居前列,展现了其在南美洲高等教育领域的卓越地位。
亚洲高校表现突出,新加坡国立大学(NUS)连续第五年位居全球第11名,成为亚洲表现最好的高校,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QS排名中均有所提升,分别位列全球第12名和第14名,跻身亚洲前列。
英国高校表现稳定,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英国顶尖高校在全球排名中均有所上升或保持稳定,彰显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全球影响力。
传媒学领域高校表现突出,麻省理工学院(MIT)和斯坦福大学在传媒学领域的卓越表现,使其在全球排名中位列前茅。
QS排名指标的调整:今年QS排名引入了两项新的指标——国际研究网络和就业结果,但这两项并未纳入总体评分体系。
国内QS排名认可情况
QS排名逐渐成为高校选拔和就业评估的重要依据,以下是关于国内QS排名认可情况的具体分析:
国内QS排名认可的高校类型:
- 高认可度主流院校:如美国的“藤校”(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及US News前50名高校(杜克大学、西北大学等),以及英国的G5高校(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和王曼爱华(伦敦国王学院、曼彻斯特大学等),在中国的认可度较高。
- 麦克马斯特大学:作为全球排名第140位的高校,麦克马斯特大学在中国的认可度颇高,尤其是在教育和管理领域。
国内QS排名的影响:
- HR通常会根据高校的QS排名来考察求职者的教育背景,QS排名越高的高校,往往被认为教学质量、科研实力和国际化水平更高。
- 国内企业对QS排名的重视:尤其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QS排名被誉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面旗帜”,国内高校的QS排名在企业招聘中具有重要地位。
QS排名的选择依据:
不同企业和机构可能对QS排名的认可标准有所不同,一些企业更看重高校的全球排名,而另一些则可能更关注高校在特定领域的声誉或专业对口。
2025年QS排名中国高校表现

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的相关信息已开始曝光,以下是中国高校在本次排名中的表现: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在2025年QS排名中位列全球第14名,较2024年的排名(第17名)前进了3名,展现了其在学术声誉和国际化水平方面的优势。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以全球第14名的成绩,在亚洲排名中位列第三,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内外的领先地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在QS排名中位列全球第257名,特别在航天、机械等学科领域表现突出,为我国航天事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全球排名第271位,在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QS排名中位列全球第275位,工科和医学领域的实力较强,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等学科成果显著。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农业类高校,中国农业大学在2025年QS排名中位列第484位,其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科研实力和教学水平在国内外均备受认可。
重庆大学和上海大学:这两所高校在2025年QS排名中并列第489位,展现了国内多所高校在国际化进程中的成果。
南方科技大学和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在国内排名第13名,全球排名第508名,成为国内新兴研究型大学的代表;深圳大学在国内排名第36名,全球排名第508名,成为地方高校国际化的标杆。
上海师范大学:凭借学科特色,上海师范大学跻身QS排名榜单,展现了其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
西交利物浦大学:作为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西交利物浦大学首次进入QS排名,标志着其在国际化教育领域的崛起。
QS排名已成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工具,对国内高校和求职者的影响日益显著,无论是QS全球排名还是国内QS排名认可情况,都为求职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对于求职者而言,除了关注高校的QS排名外,更应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企业和高校也应结合自身需求,合理运用QS排名,做出更加公平和科学的决策。
感谢大家的阅读,更多关于QS排名及相关信息,欢迎在本站继续查找!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