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纳新 有容乃大——科创板成长层设立之后,迎来首批三家IPO企业
创新力量的聚焦点——禾元生物、必贝特与西安奕材的奋斗之路
在中国科技创新领域,科创板作为国内首个专门面向科技型企业的股票市场,为众多初创企业和成长型公司提供了融资和上市的平台,2023年10月28日,科创板迎来了首批增量的科创成长层公司——禾元生物、必贝特和西安奕材的上市,他们的登陆不仅是个人奋斗的成果,更是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缩影。
禾元生物:从“稻米造血”到全球领先的白蛋白生产

禾元生物的故事始于2005年一个偶然的相遇,杨代常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教授桂希恩的提问点燃了他的灵感——能否通过水稻提取人血清白蛋白?这一想法逐渐发展成为“稻米造血”的技术路线,经过20年的技术攻关,禾元生物成功研发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水稻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品,标志着传统白蛋白生产方式的革新。
“稻米造血”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水稻胚乳这一安全且成本低的载体,突破了传统生产中的技术瓶颈,杨代常的团队不仅成功实现了每千克糙米提取2.75克白蛋白的产量,还达到了99.9999%的纯度,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可及性,这一技术不仅解决了国内白蛋白依赖进口的问题,还为全球市场提供了绿色、安全的替代方案。
禾元生物的上市不仅是技术突破的肯定,更是企业发展的新起点,公司计划通过提升产能,拓展更多适应症,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变革。
必贝特:源头创新驱动全球领先的创新药研发
必贝特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创新药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蜕变,公司由圈外专家钱长庚带领,专注于肿瘤与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拥有多个全球首创药物研发,伊吡诺司他(BEBT-908)作为全球首创的HDAC/PI3Kα双靶点抑制剂,已获附条件批准,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公司不仅在传统治疗领域表现突出,还在小核酸药物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递送技术,必贝特正在推进多个潜在的First-in-Class治疗肾脏相关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siRNA药物研发,这些努力不仅体现了公司对源头创新的坚持,也为中国创新药的全球化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安奕材:半导体材料领域的“中国力量”
西安奕材的奋斗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实现中国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自主可控,公司从2018年起步,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全球化的视野,迅速跻身全球12英寸硅片领域的领军阵营,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能扩展,西安奕材不仅满足了国内晶圆厂的需求,还实现了规模化出口,成为中国少数几家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与全球一线厂商合作的企业之一。
公司未来的战略规划包括加速技术迭代,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西安奕材的目标是到2035年成为全球半导体硅材料领域的头部企业,为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坚实的底气。
科创板: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科创板的上市不仅为这三家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更为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从白蛋白到创新药物,从半导体材料到人工智能芯片,科创板为各类科技型企业提供了展示才华、实现价值的平台,随着政策支持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科创板将继续成为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中国力量。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