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什么节:5月12日,防灾减灾日、护士节与高血压日—多维度守护生命健康
每年5月12日,全球多个国家会围绕不同主题开展重要纪念活动,这一天既是中国的防灾减灾日,也是国际护士节和世界高血压日,三个不同维度的健康与安全主题在此交汇,共同提醒人们关注生命安全、医疗关怀和健康预防。

【防灾减灾日: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2009年,中国将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由国务院批准设立,这一日期源于2008年汶川地震的惨痛教训,旨在通过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升应急响应能力,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每年此时,各地会开展应急演练、科普宣传和隐患排查,例如2023年国家减灾委组织"5·12"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覆盖全国30余个城市,超过500万人参与,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防灾减灾意识的提升能有效减少30%以上的次生灾害风险。

【国际护士节:致敬白衣天使】 由国际护士会(ICN)于1899年设立的国际护士节,为纪念南丁格尔诞辰而诞生,中国自1950年开始庆祝,每年5月12日全国医疗机构都会举办表彰活动,2023年国家卫健委评选出"中国好护士"100名,其中既有援鄂抗疫的护士代表,也有扎根基层40年的社区护士,据统计,我国注册护士总数已达580万人,每千人口护士数从2012年的2.9人提升至2022年的3.6人,但优质护理资源仍存在区域分布不均问题。
【世界高血压日:沉默的慢性病防控】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8年确立的高血压日,旨在提高对"无声杀手"的知晓率,我国高血压患者超3亿,知晓率仅46.9%,控制率不足50%,2023年主题"知晓你的血压",通过社区义诊、健康筛查和线上科普实现覆盖1.2亿人次,值得关注的是,青年高血压患者占比从2015年的13%上升至2022年的21%,提示"三高"年轻化趋势需引起重视。
这三个看似不同的主题实则紧密关联:防灾减灾关乎生命安全底线,护士节守护健康防线,高血压日聚焦慢性病防控,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当下,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心脑血管疾病和意外伤害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300万,其中70%可通过科学预防避免,正如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所言:"5·12不仅是纪念日,更是全民健康行动的起点——从提升应急能力到改善生活方式,每个个体都是健康中国的建设者。"
(数据来源:应急管理部、国家卫健委、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2023年度报告)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