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对比历史看四中全会公报 五年一次产业变迁
四中全会公报传递何种信号?券商首席解码“十五五”科技自主自强新机遇
2025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布会中明确了“十五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科技自主自强水平大幅提高”成为核心基调,这一基调不仅体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更为市场和投资者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从事项到市场信号:科技自主自强成为核心驱动力

“十五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七大目标中,科技自主自强占据重要位置,这一目标不仅强调了技术的自主可控,更突出了原创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在发布会上指出,创新育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抓手,未来五年,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政策层面的支持力度不容忽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的集群发展将催生巨大的市场潜力,国家还计划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领域的蓄势发力,预示着未来10年将迎来一场新一轮的高技术产业革命。
从市场脉络到投资机会:科技自主自强板块迎来新机遇
过去的“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期间,市场核心脉络逐步演变,从产业结构优化到创新驱动,再到产业链现代化,科技自主自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十四五”期间,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数字化转型成为重要方向,这为科技自主自强板块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数据背后的趋势更是令人关注,从成长板块到消费、金融、周期板块的市值权重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到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科技股作为高增速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其在市场中的权重和表现一直在提升,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科技股的盈利能力虽然有提升空间,但相比美国科技股仍存在差距,中国科技股的基本面具备显著优势,未来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潜力。
基本面分析:科技股盈利能力提升空间充足
从盈利能力的角度来看,中国科技股的成长潜力令人瞩目,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中国科技股的ROE(净资产收益率)虽然略低于国际水平,但其提升空间依然显著,特别是在自主可控、国产原创性相关板块中,通用计算机设备、电子化学品、分立器件和机床设备等细分行业展现出显著的竞争优势,这些板块将是“十五五”期间细分布局的重要方向。
这些行业不仅在技术上具有领先优势,更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从全球利基型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到全球产业链完备性,再到全球创新能力的不可替代性,这些细分行业均具备强大的竞争力,这为投资者提供了长期投资的机会。
风险提示与投资建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虽然科技自主自强板块展现出巨大潜力,但投资者也需关注以下风险因素:政策风险、技术瓶颈、国际竞争压力以及市场周期波动等,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好充分的due diligence,谨慎决策。
科技自主自强开启新时代
四中全会公报传递的信号表明,科技自主自强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支撑点,从政策层面到市场机遇,从行业趋势到投资分析,科技自主自强板块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投资者应充分把握这一战略机遇,关注具有自主可控和原创性优势的细分行业,为未来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投资者需保持理性,审慎面对市场风险,精准把握投资机会,共创财富。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