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发生了什么大事:4月28日全球要闻,中国空间站完成首次出舱维修、巴以冲突致百人伤亡、全球AI监管框架首度达成共识
【国际动态】
巴以冲突再升级致加沙百人伤亡 4月28日深夜,以色列空军对加沙地带实施大规模空袭,造成至少127名巴勒斯坦平民死亡、300余人受伤,此次军事行动是自4月27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最激烈的交火,据联合国报告,加沙已有超过2300人死亡,其中70%为妇女儿童,埃及斡旋的临时停火协议在凌晨1时生效,但双方均表示不放弃领土要求。

全球AI监管框架首度达成共识 在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正式实施前夕,28国代表在布鲁塞尔达成《人工智能风险分级国际公约》,该协议首次将AI系统按"不可接受风险""高风险""有限风险""极低风险"四级分类监管,特别针对深度伪造技术设定跨境追责机制,中美代表在闭门会议上达成技术中性原则共识,但印度明确反对将医疗AI排除在监管外。
【中国要闻】 3. 天宫空间站完成首次出舱维修作业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4月28日15时28分,航天员王亚平、赵秀刚成功完成空间站C舱段舱外维修任务,他们利用机械臂精准对接故障传感器,更换价值2.3亿元的量子通信终端,首次实现太空环境下毫米级电子元件更换,此次作业为6月问天实验舱发射创造条件。

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突破百万辆大关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1-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达105.4万辆,同比增长67.9%,其中4月单月出口28.7万辆,占全球市场份额58%,比亚迪、蔚来等企业通过"车电分离"模式开拓欧洲市场,德国、挪威成主要出口目的地,带动相关产业链出口增长210%。
【科技突破】 5. 阿联酋实现全球首个全海岛5G全覆盖 马斯克旗下The Boring Company在迪拜成功部署海底光缆,使人工岛"世界群岛"成为首个实现无死角5G覆盖的离岸设施,该工程采用中微半导体5G芯片,信号穿透海水深度达80米,为水下机器人通信提供新方案。

中国量子计算机"九章三号"问世 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研究所宣布,其研发的"九章三号"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实现76光子操纵,在特定数学问题求解速度上比超级计算机快一亿亿倍,该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霸权领域保持领先。
【社会聚焦】 7. 全球最低价抗癌药落地中国 4月28日,恒瑞医药与Moderna合作研发的PD-1抑制剂Keytruda正式纳入医保,价格从每支9800元降至2800元,该药年治疗费用从11.6万元降至3.36万元,预计每年为30万中国患者减轻负担,医保局同步启动"肿瘤免疫治疗药物集采",首批12种抗癌药降价超70%。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引发连锁反应 韩国济州道宣布全面暂停进口中国海产品,越南、菲律宾等国启动应急检测机制,中国海关总署28日发布通告,对日本水产品实施全面暂停进口措施,涉及金枪鱼、章鱼等12类水产品,生态环境部启动辐射监测专项行动,全国1.2万个监测点加密采样频率。
【未来展望】 4月28日发生的这些事件共同勾勒出全球发展的新图景:在科技领域,量子计算与AI监管的突破将重塑产业格局;在安全领域,巴以冲突与核污染水排海警示着人类需要建立更有效的危机管控机制;在社会治理层面,中国通过"车电分离"等创新模式为全球碳中和进程提供新思路,这些事件不仅改变了当下的世界格局,更在为未来30年的技术伦理、地缘政治和可持续发展制定规则。
(本文数据来源:新华社、路透社、欧盟委员会官网、中国海关总署、Nature期刊)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