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时间最长的开门红”将至,超20家银行提前备战
时间跨度延长,战略布局升级,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银行业的“利率低谷”与持续加强的金融监管背景下,开门红作为行业年度盛事,备受关注,业内外对于2026年开门红的时间跨度、战略布局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入解读,以下是对开门红现状及未来发展的综合分析。
开门红时间跨度延长,争议不断
开门红的时间跨度延长已成为行业焦点,一位股份行网点理财经理表示,今年的开门红营销时间将延续至2月底,与一季度时间衔接较为完美,整体持续时间较往年更长,这种延长不仅是市场环境的结果,更反映了银行业对开门红的战略重视。
这一延长也引发了诸多争议,一位国有大行条线风险负责人指出,开门红对于风险条线而言,既要按照考核体系完成时间节点要求,也需要转变信贷审批理念,做好项目储备和快速投放支持工作,同时注重清旧控新,守住风险底线,一些省分行人士表示,目前尚未召开“开门红”动员会,四季度任务重中之重是保住存贷款基数、争取新增,同时重点关注不良生成和清收管理,尤其是普惠业务增速较快带来的不良风险。

开门红:从短期存贷款增长到长期战略布局
过去,开门红的核心目标是通过高额费用补贴和短期高收益存款产品快速增长存款规模,这种模式虽然能迅速堆高年初资产负债表,但也带来高昂的资金成本和二次营销成本,难以形成持续盈利能力,随着监管政策趋严、净息差压力加大,银行业逐渐意识到短期内存款和信贷规模的爆发式增长难以为继。
在这种背景下,开门红逐渐从短期存贷款增长的工具,转变为长期战略布局的抓手,多家银行将四季度工作与开门红业绩衔接,聚焦存贷款规模、不良率压降、营收增长等核心指标,扬中农商银行强调打赢“客户深耕攻坚战”“开门红储备前哨战”等四场战役,强化过程管控;东台农商银行提出“六大重点任务”,包括实体攻坚、负债管理优化、零售转型等。
开门红与国家战略: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和绿色金融成为新布局方向
不少银行在开门红中更加注重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和绿色金融领域的信贷投放,这不仅符合国家战略和监管导向,也为银行带来了高质量资产和长期客户关系,一位资深银行业人士指出,开门红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从长远角度来看,银行需要优化绩效考核机制,拉长考核周期,鼓励业务部门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待增长,鼓励员工进行持续的客户关系维护,而非一次性产品销售。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机遇
尽管开门红逐渐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但银行仍面临诸多挑战,银行业净息差压力不减,为开门红提供的资金支持能力受到制约;过分追求短期业绩被视为“非理性繁荣”,尤其对中小银行而言,早动手难以避免,不良资产的压降、存量客户挖潜、内部风险管控等问题也给开门红带来了挑战。
开门红的延长和战略升级也为银行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深耕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和绿色金融领域,银行可以实现资产质量提升和长期稳健发展,存量客户挖潜的好处在于稳固存款增长和客户忠诚度的提升,这为银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提供了重要支持。
2026年开门红的时间跨度延长、战略布局升级,既是银行业应对低利率环境和加强监管的策略性回应,也是行业内外对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关注点,银行需要在高质量开门红的基础上,注重风险防控、客户维护和战略布局,实现短期业绩与长期发展的平衡,开门红才能真正成为推动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