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过半 经济大省获力挺

来源:网络   作者:   日期:2025-10-22 09:40:02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的独家访谈

在2025年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上,新浪财经独家对话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作为一位以“生物大分子计算建模”闻名的科学家,莱维特如今正聚焦于人工智能(AI)如何重塑人类学习与思考的方式,尽管已推迟78岁,但他依然热衷于AI工具,并认为人工智能将推动人类学习的“第二次启蒙”。

AI:知识的“可说即得”

莱维特强调,AI让知识变得“可说即得”,即使是无法阅读的人,只要能够使用语言,AI都能帮助其完成各种任务,这种技术的普及正在削弱传统的教育特权,使得“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能通过AI获取知识”。

他指出,未来一个“聪明但没上过大学”的年轻人,与名校毕业生的差距将越来越小,普通智能手机的处理能力已经超过1992年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而如今全球有超过100亿部智能手机,约80%的人都能接入互联网,几乎可以访问全球所有书籍与论文。

AI工具的意义:延伸人类能力

莱维特认为,AI并非取代人类,而是成为人类能力的延伸,他以智能手机为例,虽然手机极其复杂,但每个人的使用方式都有所不同,反映了个性的独特性,即使手机从他手中移走,用户也会感到“变笨”,无法完成简单的电话或支付操作,这与AI的使用方式相似。

他引用了英伟达CEO黄仁勋的一句话:“你不该害怕AI,而该害怕使用AI的人。”莱维特强调,AI是强大的工具,但需要人类主动去使用,他坦言,过去对智能手机持有怀疑态度,但最终被其深深吸引。

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诺奖得主用AI写采访稿,自曝用过DeepSeek,认为学历将越来越不重要

在教育领域,莱维特认为AI的意义不在于取代老师,而在于赋能学习者,AI提供了即时反馈、无限资源和跨语言理解能力,使得学习不再受限于语言、地域或教育资源,他指出,学习者的目标不应仅仅是掌握知识,而是培养提出好问题的能力。

莱维特以自己妻子的经历为例,她的母语是希伯来语,通过AI翻译工具,文章不仅准确,还能保留语气与文风,这种能力在传统人类翻译中难以实现,说明AI正在重新定义教育的可能。

学历的未来:越来越不重要

莱维特提出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学历将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他提到许多科技巨头创始人(如比尔·盖茨、扎克伯格、拉里·佩奇与谢尔盖·布林)在大学中途退学,但他们的想法比课堂更重要,一个没有大学文凭但会用AI的年轻人,可能比名校毕业生更具竞争力。

他强调,AI让知识“可说即得”,削弱了教育的特权,使得学习的资源更加普惠。

失败的价值:学习的重要部分

在讨论AI可能带来的影响时,莱维特并不悲观,他认为,教育的误区之一是让学生害怕失败,失败是学习的一部分,他鼓励年轻人接受新想法,敢于尝试,走出舒适区,不要总是追求“和以前一样”,只有通过尝试,才能发现真正有趣的事。

他甚至将体育比作“训练失败”的好方式,认为挫折是成长的重要部分。

莱维特的观点颠覆了许多传统认知,他认为人类与AI的关系是互补的,而非取代关系,他引用印刷术的历史作为例证,尽管其带来了混乱,但最终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莱维特认为AI不是人类的敌人,而是帮助人类进步的重要工具,他对未来的看法充满希望,认为人类将在与AI的互动中,发现更多未知的领域,创造更大的价值,正如他所说:“我们不知道改变会是什么,但一切都会被重塑——希望是朝好的方向。”

分类: 国内
责任编辑: 今题网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