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主题基金却满仓银行,风格漂移酿苦果,金信智能中国2025A三季度收益下跌1.95%,跑输同类平均超20%
金信智能中国2025A基金:风格漂移与业绩表现的矛盾
金信基金旗下的金信智能中国2025A基金因其2025年三季度的表现和投资风格问题引发市场关注,作为金信旗下首批披露季报的六只基金之一,该基金因长期偏离合同约定的投资方向,持续被专业评级机构不予评级,其业绩表现也显现出明显的差异化。
业绩表现暴露出风格漂移问题
根据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数据,金信智能中国2025A基金在2025年三季度的收益率为负,且大幅跑输同类基金和基准指数,数据显示,该基金2025年三季度的收益率为-(具体数值待补充),其收益率相较同类平均水平落后21.64%,相较沪深300指数落后19.33%,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信旗下多只基金在同期实现了收益超24%(最高超43%)的优异表现。
从更长期维度来看,该基金的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反差,2025年年内收益仅为14.61%,在2297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1353,处于行业中游甚至较低位置;近六个月的收益率为10.48%,表现依然不佳,近两年的收益率为52.51%,近三年为71.15%,近五年为92.49%,这些长期业绩数据显示,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凸显了其在2025年三季度的表现问题。
持仓结构与合同约定的矛盾
根据三季报披露,截至9月30日,金信智能中国2025A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全部集中在银行与保险板块,包括工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南京银行、中国平安和江苏银行,合计持仓市值达2.80亿元,这种投资方向与基金合同中的“投资于未来经济发展中提供智能化生产、设计与服务的企业”形成鲜明对比,合同明确指出,基金应重点投资“智能机器、智能穿戴、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电网以及因采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智能化而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
实际持仓显示,基金完全偏离了合同约定的投资方向,全部为传统金融股,这种名不副实的运作方式不仅使得投资者无法通过基金名称和合同约定准确判断其实际投资方向,还增加了投资的不确定性。
基金经理的解释与市场反应
在三季报中,基金经理谭佳俊、杨超表示,2025年三季度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组合投资策略继续保持稳定,配置上部分延续了二季度的思路,他们表示,组合重点关注金融服务智能化领域,并对公司的估值与分红进行比较关注,低估值且通过智能化获得比较优势的智能企业是组合的重点关注方向。
这种解释难以解释基金持仓完全偏离智能化领域的事实,投资者对基金经理的解释提出了质疑,认为其投资策略存在重大偏差,且未能有效平衡市场波动与长期目标。
监管与行业趋势的压力
随着中国证监会对基金投资风格一致性的要求日益严格,市场对风格漂移基金的关注度显著提升,金信智能中国2025A基金的案例正是这种监管压力和市场趋势的缩影,此类基金若无法在短期内调整投资策略并恢复与合同约定的一致性,很可能面临更大的调整压力。
展望与建议
金信智能中国2025A基金的风格漂移问题不仅影响了投资者预期,且可能对基金的长期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市场建议投资者在关注该基金时,应更加谨慎,密切关注基金的投资策略调整和持仓结构变化,基金管理团队需加快修正投资方向,恢复与合同约定的一致性,以维护投资者信心并避免进一步的市场冲击。
金信智能中国2025A基金的性能与其投资风格的矛盾,提醒投资者在选择基金产品时需更加审慎,关注基金的长期策略和持仓结构,避免因风格漂移带来的投资风险。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