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利集团董事长苗青:以“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破局光伏产业困境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探讨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路径
2025年10月16日-18日,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精英们齐聚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共同探讨“碳中和驱动下的能源革命机遇与挑战”,在这场全球性峰会中,英利集团董事长苗青发表了一个引人深思的主题演讲,详细阐述了光伏产业面临的现状、挑战以及她提出的破解之道。
碳中和驱动下的能源革命:新能源产业的现状与挑战
苗青在会上明确指出,中国能源转型正处于关键阶段,尽管中国在新能源装机量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已达1700GW,且2035年目标是实现3600GW的装机量,目标远大于目前水平,但与此同时,新能源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诸多挑战,新能源发电量的大量涌入导致电网波动性增强,如何在确保电网安全的前提下高效消纳新能源仍是核心难题。
更为严峻的是,光伏产业目前面临着产能过剩、行业内卷以及政策波动等多重压力,这些挑战不仅威胁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行业内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破解。
突破产能过剩与行业内卷:苗青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破解之道
针对光伏产业的现状,苗青提出了一个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通过“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来破解当前面临的困境。
第一,打造零碳园区新载体。
苗青强调,通过虚拟电厂技术,公司正在构建智慧平台,将光伏、风电、储能、充电桩及园区工商业用电负荷进行协同调配,实现“智能化调配与园区内自平衡”,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最大化地消纳新能源发电,还能有效减轻电网负担,降低园区用能成本,这种创新不仅解决了电网安全问题,还为园区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第二,助力城市更新与新城镇建设。
另一个突破性的想法是,将光伏技术与新型建材深度融合,通过高透纳米膜彩色化技术,使光伏产品的外观与传统石材、金属建筑的外立面高度贴近,这种技术不仅满足了建筑的美学需求,还让建筑从“用电载体”转变为“绿色发电载体”,苗青透露,该技术已迭代至13代,应用于全球200多个建筑项目,而2025年中国新建建筑预计达200亿平方米,将为光伏建材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新兴电力系统转型的三方协同突破

苗青在会上还强调,新能源产业的转型需要三方面的协同努力:政策引导、市场探索和产品技术升级,她表示,中国在可再生资源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好,未来会继续加大投入,推动新能源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苗青的发言不仅为光伏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她的创新思维和务实举措,展现了中国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强大潜力和责任担当,随着碳中和目标的不断推进,新能源产业必将迎来更多机遇与挑战,但只要各方携手合作,就一定能够开创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