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盛瑞生:韧性、包容、高效,从三方面构建可持续发展金融服务生态
在可持续发展中领航未来
在2025年10月16日至18日举办的“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上,中国平安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盛瑞生就平安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实践和成果发表了题为《韧性、包容、高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服务生态》的演讲,他从韧性、包容和高效三个维度,详细阐述了平安如何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
韧性:守护社会的风险管理者

作为综合金融集团,平安始终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企业基因,将ESG理念与标准全面融入管理,在风险管理方面,平安以“韧性”为核心,致力于构建具有更强抗风险能力的社会,作为行业的风险管理者,平安通过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的风险管理工具,如“鹰眼”系统,实现了从“被动应对损失”到“主动规避风险”的质变。
今年上半年,“鹰眼”系统已预警自然灾害25.9万场,发送预警信息42.6亿条,覆盖6.4百万客户,平安还通过“风险减量 平安护航”行动,在应对台风“桦加沙”时,利用AI模型筛选高风险标的,完成567个点位排查,配送物资2450套,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也体现了平安在风险管理中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包容:为幸福生活提供守护
金融生态的包容性是普惠、便捷、开放的可得性,平安通过构建专业金融顾问、家庭医生、养老管家“三专队伍”,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服务,降低消费成本,优化配置体验,截至2025年上半年,平安2.47亿客户中,超过63%的客户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权益。
在普惠金融领域,平安依托线下网点覆盖县域,以农网渠道触达田间地头,为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网格,2024年,平安银行向普惠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1600亿元,平安租赁为近8万家小微企业注入金融活水,平安还通过产业帮扶、教育公益、健康帮扶等举措,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高效:推动社会的美好生活建设
高效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平安2025年提出“AI in All”科技发展战略,将人工智能深度嵌入金融、医疗、养老全价值链,推动从营销到经营的全链条智能化转型,今年上半年,平安借助AI技术,提供全天后7x24小时在线服务,AI坐席服务达到8.82亿次,成功缩短响应时间,平安寿险通过数字化建设实现了保单秒级核保和闪赔,提升了服务效率。
在绿色发展方面,平安自主研发了CN-ESG评分体系,设立500多项ESG指标,对外构建可评价的模型,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投向绿色领域,平安还通过节能减排等举措,为社会贡献力量。
从“双碳”目标到乡村振兴,从共同富裕到可持续发展,平安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风险守护、金融助民、医疗救援等举措,为社会进步注入动力,平安的实践证明,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企业责任,更是实现社会共生共融的重要路径,我们期待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构建更加韧性、包容、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社会。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