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政商学界领袖齐聚上海,纵论可持续发展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携手应对挑战,构建可持续未来的全球动能
2025年10月16日至18日,全球瞩目的“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在上海黄浦区世博园区盛大举行,本次大会以“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为核心主题,汇聚全球顶尖智慧与力量,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为全球可持续治理注入充沛的“中国动能”,会议期间,来自不同领域的行业领袖、企业家、国际政要、学者等数千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可持续发展的多维度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大会期间,各位演讲者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高度到实践路径,展开了丰富的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以下是本次大会的亮点总结:
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观察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在主题演讲“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观察”中指出,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维持某一状态的简单延续,而是需要构建系统具备自我进化与动态平衡的能力,形成经济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循环,他强调,真正的市场活力并非来自于市场规模的单向扩张,而是需要在创造与颠覆之间找到动态平衡,刘珺的观点为会议奠定了深刻的理论基础。
农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探索
中国农业银行行长王志恒从“创新治理架构、立足三农特色、坚持绿色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做好可持续披露”五个方面分享了农业银行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探索路径,他指出,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面临着气候治理、贫富差距和生态破坏等多重挑战,但中国在气候治理、共同富裕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农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今年3月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为国际可持续信息使用者提供了中国金融企业的披露范式。
AI赋能可持续发展
会议特别设置了“AI创新赋能可持续发展”主题演讲,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与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就“AI是工具还是主体?”展开深入对话,迈克尔·莱维特认为,AI是一个“12岁的天才”,但也存在局限性,他强调,AI的发展需要从开发之初就筑牢安全防线,刘珺认同这一观点,并指出,AI在未来将替代部分体力劳动,但人类在创造力和情感共鸣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
国际关系与可持续发展中心(CIRSD)主席武克·耶雷米奇在“全球治理中的国际合作与创新”主题演讲中指出,当前全球正处于地缘政治的“衰退周期”,信任缺失和零和博弈等问题凸显,他呼吁各国摒弃“本国优先”的思维,以互利共赢的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21世纪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女性领导力与可持续发展
会议特别设置了“可持续发展的女性领导力”主题演讲,克罗地亚共和国第四任总统科琳达·格拉巴尔—基塔罗维奇、赵燕、赵蕊蕊等多位女性领导人分享了女性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独特优势,她们强调,女性在沟通、消除隔阂、促进协同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更好地践行长期主义。
AI与汽车产业的未来
愉悦资本创始人刘二海指出,AI将重新定义汽车产业,智驾系统的快速发展将引领行业进入新质的智能化转型,他预测,未来十年智能汽车行业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尹正则强调,AI不仅是能源需求的追踪器,更是节能减碳的操盘手。
可持续金融与绿色转型
金融机构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合规官许崇苗介绍,公司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兼具国际标准的ESG之路,明晟ESG评级已提升至AA,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熊碧华指出,可持续金融在全球、亚太与中国市场均展现出强劲动力,包括监管框架日益清晰、市场标准持续升级以及资本投向更加精准。

医疗健康系统革新
会议特别设置了“推动可持续的全球医疗健康系统”主题演讲,洪都拉斯驻华大使萨尔瓦多·蒙卡达指出,医疗系统需要更加人性化、更加公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副主席梁涛强调,商业健康保险在发展中面临一些阶段性问题,包括产品形态单一、行业经营能力不足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理学教授贾雷德·戴蒙德在主题演讲中指出,解决气候危机需要全球协议,他强调,过去50年人类已在消灭天花、保护臭氧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未来需要在核武器、渔业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继续努力。
可持续竞争力与人才培育
德勤亚太区副主席简思华指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创造价值,而AI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更高效、更低碳的运营,他强调,企业需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独立思考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人才。
上海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院长姚洋在主题演讲中解码上海产业升级的可持续动力,他指出,上海在制造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未来需要在产业升级方面做大飞跃。

全球资本与可持续发展格局
新开发银行环境社会治理局处长罗曼博士介绍,新开发银行2024年实现10%以上投资增长,向中低收入国家提供了大量贷款,法巴银行的简·安巴赫谢尔指出,中国已成为清洁能源部署的全球领导者,正与中国农业银行等机构展开深度合作。
绿色设计的未来
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副主席雅诺斯·帕兹托强调,解决气候危机需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变建造方式,长期减碳,浙江大学城乡发展与规划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沈磊指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重要担当。
研发与创新
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隽源指出,AI对医学和医疗的变革是超乎想象的,医学的数据采集和分析需要颠覆性的变化。
书赞桉诺的绿色金融实践
书赞桉诺亚洲可持续发展、传播及品牌负责人苏宇婕介绍,公司今年联合德勤发布了林浆纸脱碳白皮书,探索了绿色金融的多样化路径。
气候风险与财务影响
太平再保险(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晓东指出,气候变化风险已成为系统性、结构性风险,需要通过多方合作和创新机制来应对。
香港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香港品质保证局总裁陈沛昌指出,香港政府在可持续发展、低碳转型和新能源等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