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性荨麻疹:认识与应对皮肤顽敌—寻常性荨麻疹
什么是寻常性荨麻疹?
寻常性荨麻疹,又称急性荨麻疹,是一种由于皮肤和黏膜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局部水肿和瘙痒的疾病,其典型表现是皮肤上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风团(俗称“风疙瘩”),边界清晰,形态多样,常伴有剧烈瘙痒,部分患者可能伴随灼热感或疼痛。
这些风团通常在数小时内消退,但新的风团可能在其他部位出现,反复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若因感染、药物或其他因素诱发,可能持续超过6周,则称为慢性荨麻疹。

典型症状
- 风团样皮疹:皮肤表面出现红色或苍白色、边界清晰的肿块,大小不一,直径可从几毫米到数厘米不等。
- 剧烈瘙痒:多数患者感到明显瘙痒,夜间可能加重。
- 持续时间短:单个风团通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消退,但新的风团不断出现。
- 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腹痛、恶心、头晕、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尤其是喉部或消化道受累时,需警惕过敏性休克。
常见诱因
寻常性荨麻疹的病因复杂,常见诱因包括:
- 食物过敏:如海鲜、坚果、鸡蛋、牛奶、辛辣食物等。
- 药物影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等。
- 物理刺激:冷热刺激、摩擦、压力、日光照射等。
- 感染因素:如上呼吸道感染、肠道寄生虫感染等。
- 精神压力:情绪波动、紧张焦虑等。
- 内分泌变化:女性在月经期、怀孕期易诱发。
如何诊断与治疗?
诊断
医生通常通过以下方式诊断:

- 病史询问:了解症状发作时间、诱因、持续时间等。
- 体格检查:观察皮疹形态、分布特点。
- 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液IgE检测等。
- 排除其他疾病:如湿疹、银屑病、药物疹等。
治疗
急性发作期:
- 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是首选治疗药物,能快速缓解瘙痒和风团。
- 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发作或伴有全身症状者,需短期使用。
- 肾上腺素:若出现过敏性休克,需立即注射。
慢性期管理:

- 长期抗组胺药物:如依巴斯汀、洛拉他定等,需规律服用。
-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甲泼尼龙,用于难治性病例。
- 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适用于顽固性慢性荨麻疹。
生活方式调整:
- 避免已知诱因,如戒除辛辣食物、减少压力。
- 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搔抓皮肤。
- 注意保暖,避免冷热急剧变化。
预防与日常护理
- 记录症状日记:记录每次发作的时间、诱因、饮食、情绪等,有助于发现潜在诱因。
- 避免诱因:如已知对某些食物或药物过敏,应严格避免。
- 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过度搔抓。
- 心理调节:学会应对压力,可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焦虑。
何时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 皮疹持续超过6周。
- 伴有呼吸困难、头晕、腹痛等严重症状。
- 抗组胺药物效果不佳,影响日常生活。
寻常性荨麻疹虽常见,但通过科学治疗和日常管理,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恢复正常生活,了解自身诱因、坚持规范用药、保持良好心态,是战胜这一“皮肤顽敌”的关键,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认识和应对寻常性荨麻疹,早日摆脱瘙痒困扰,重享健康生活!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