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只发起式FOF密集清盘 行业加速优胜劣汰
公募FOF市场:清盘潮与未来布局
近年来,公募FOF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发起式FOF产品的清盘事件频频发生,引发了行业内外对其未来发展的广泛关注,数据显示,2025年8月至9月,陆续有11只发起式公募FOF产品因无法满足存续条件而被迫清盘,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行业的市场化进程,也揭示了公募FOF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多重挑战。
清盘潮的背景与原因
发起式公募FOF的清盘主要源于其规模无法达到2亿元的存续条件,这些产品虽然成立门槛较低,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业绩表现平平甚至欠佳,导致其规模持续萎缩,最终触发清盘条款,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这些清盘的FOF产品中有多数的净值低于5000万元,甚至个别产品净值仅剩1000万元左右。
业绩表现不佳是导致FOF清盘的根本原因,根据统计,这些发起式FOF产品在近三年的回报率普遍低于5%,部分产品甚至出现了10%以上的净值下跌,中银证券慧泽进取3个月持有期FOF的近三年回报率为-20.38%,银华玉衡定投三个月持有期FOF的近三年回报率为-17.06%,与之相比,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在同期表现更为理想,分别为-7.04%和-1.04%。
FOF产品的双重收费机制和市场认可度较低也加剧了其负面影响,迷你基金的高费用支出和市场对FOF产品的冷落,使得这些产品难以覆盖成本,进一步削弱了其竞争力,基金公司也因此倾向于放弃规模较小的产品。
基金公司的布局与市场趋势
尽管FOF市场面临“长不大”的难题,但部分基金公司仍在积极拓展FOF产品的布局,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全市场共发行了49只公募FOF产品,较2024年同期的23只同比大增113%,这一增长反映了行业对FOF产品的重视,也体现了市场对多元资产配置工具的需求。
规模仍是FOF产品面临的主要挑战,Wind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108只存续偏股型FOF中,超六成的管理规模不足2亿元;其中规模不到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占比达到四分之一,尽管满足2亿元规模的42只偏股型FOF中,有12只产品的资产净值超过10亿元,但大多数养老FOF基金仍面临清盘危机,全市场养老FOF基金共271只,其中仅94只达到了2亿元的规模,占比仅为34.69%。
FOF市场的未来展望

在清盘潮的背景下,FOF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市场化淘汰,行业正在通过市场化机制加速淘汰缺乏竞争力的产品,这一过程也倒逼基金管理人提升资产配置能力与长期回报水平,FOF产品的发展可能会呈现出更加多元化与专业化的趋势,基金公司将更加注重跨市场、跨资产类别的配置,通过多元资产组合实现风险分散与收益增强;管理机构将加强专业团队建设,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投资决策的精准度和效率。
FOF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投资者需求仍是其发展的关键,尽管部分FOF产品在2024年下半年市场回暖后表现出一定优势,但整体市场对FOF产品的认可度仍然较低,基金公司需要通过优化费率结构、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加强投资者教育等方式,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与客户信任度。
总结来看,公募FOF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调整,清盘潮的到来既是市场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也是行业自我优化的重要契机,FOF产品需要在多元化、专业化和市场化三个方面实现协同发展,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有利位置,为投资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服务。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