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诺娜增长失速,贝泰妮上市五年市值缩水超千亿
从“皮肤学级护肤品第一股”到增长困境的警示
贝泰妮(300957.SZ),曾被市场誉为“皮肤学级护肤品第一股”,近年来却陷入了严峻的业绩低谷与股价下挫困境,这家专注于敏感性肌肤护理的专业化妆品企业,自2021年在A股市场上市以来,曾经经历过辉煌的上升轨迹,但目前却面临着增长乏力、品牌多元化未见成效以及股东减持等诸多挑战。
业绩低谷:营收与利润双双下滑
根据最新财务数据,贝泰妮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72亿元,同比下降15.43%;归属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下滑49.01%,与行业同级企业相比,贝泰妮的营收和净利润跌幅均位列前列,显示出其在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状态。
贝泰妮的产品线整体表现疲软,护肤品、医疗器械、彩妆三大类的营收分别同比下降12%、55.8%和7.1%,更令人担忧的是,产品均价普遍呈现下行趋势,护肤品平均售价同比下降3.77元,彩妆类下降0.9元,医疗器械类产品均价降幅达到10.73元,这种价格战的持续推进,不仅加剧了市场竞争,也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了严重冲击。
品牌增长乏力:核心品牌“薇诺娜”表现疲软
贝泰妮的核心品牌“薇诺娜”仍是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但其增长动力逐渐减弱,2022年至2024年,“薇诺娜”营收分别为48.85亿元、51.92亿元和49.09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重分别为97.43%、94.02%和85.58%,2025年上半年,该品牌营收仅为19.5亿元,同比下降18.38%,明显“缩水”。
长期来看,“薇诺娜”的增速也在逐步放缓,2022年至2024年,该品牌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4.60%、6.28%和-5.45%,增长动力持续减弱,甚至在2024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他品牌的表现也未能带来显著改善,“薇诺娜宝贝”和“瑷科缦”等子品牌虽然有一定的增长潜力,但整体仍未形成有效的第二增长曲线。
渠道销售承压:线上线下渠道同线下滑

贝泰妮的销售渠道也在承受严峻的压力,2025年上半年,线上渠道收入17.43亿元,同比下降5.89%;线下渠道收入4.24亿元,同比下降41.58%;OMO(线上融合线下)渠道收入1.91亿元,同比下降10.48%,三大渠道全面承压,尤其是线下渠道因消费场景变化受到严重冲击。
数据显示,贝泰妮的销售费用率进一步攀升,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达12.85亿元,渠道及广告宣传费占比高达70%以上,这一高投入并未带来明显的销售增长,反而加剧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下滑。
股东折价减持:市场信心持续动摇
在业绩持续低谷的背景下,贝泰妮的股价也大幅回落,自2021年发行价47.33元开盘以来,股价一度达到286.76元的历史高点,市值突破1200亿元,成为A股化妆品行业的市值冠军,随着公司业绩表现不佳,股价迅速下挫至45-46元区间,较高点蒸发超千亿元。
股东对公司的信心也在不断动摇,红杉聚业、臻丽咨询等主要股东多次通过折价减持套现,2025年5月两家股东合计套现约3.51亿元,这种行为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公司前景的担忧,也加剧了投资者对贝泰妮的质疑。
重构产品力与多元化战略的难题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贝泰妮需要在产品力、品牌布局和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全面重构,首要任务是提升产品均价,增强品牌溢价能力,同时加快子品牌的培养和市场拓展,公司需要优化销售渠道,提升线上线下的整体运营效率,股东减持的影响也需要及时化解,通过业绩改善和市场表现回暖来重建市场信心。
贝泰妮从“皮肤学级护肤品第一股”到当前的困境,揭示了市场竞争的残酷与企业发展的复杂性,公司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回增长节奏,重建市场地位,将成为业界的重要关注点,证券之星将持续关注贝泰妮的发展动态,为投资者提供及时的分析与洞察。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