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只剩不到一个月!非车险“报行合一”落地,财险机构积极备战

来源:网络   作者:   日期:2025-10-12 04:20:02  

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落地,财险机构加速转型

日前,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标志着非车险业务“报行合一”政策正式落地,这一政策旨在规范非车险业务的发展,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转型。

政策背景与核心要求

《通知》的发布是金融监管总局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推出的重要举措,根据监管部门的介绍,《通知》旨在通过优化考核机制、规范产品开发、强化费率管理等多维度措施,引导非车险业务从“规模导向”向“质量导向”转型,促进行业的理性竞争与可持续发展。

根据《通知》内容,财产保险公司需在以下方面加强监管:合理降低保费规模、业务增速、市场份额的考核要求,提升合规经营、质量效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考核权重;合理规划非车险业务发展,避免盲目扩张;严格执行经备案的保险条款和费率,杜绝通过各种方式变相调整保险费率。

非车险业务现状与挑战

近年来,非车险业务发展迅速,2025年上半年非车险保费收入已达到5140亿元,同比增长5.65%,占财险行业总保费收入的53.29%,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部分财险机构存在过度扩张、产品创新不够理性等问题,导致非车险业务的盈利能力受到压力。

中国人保副总裁、财险总裁于泽曾指出,非车险长期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脱离了保险定价的大数法则,与车险业务不同,非车险业务在销售过程中通过差异化降低费率,导致大数法则无法实际应用,非车险“报行合一”的监管政策落地,将有效引导行业回归保险本源,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通知》带来的具体影响

只剩不到一个月!非车险“报行合一”落地,财险机构积极备战

  1. 考核机制优化:财产保险公司需将合规经营、质量效益、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考核重点,减少对业务规模和速度的过度追求。

  2. 费率管理细化:财险公司需合理设置预定附加费率和手续费率,不得设置与服务不符的高额费用,要建立定期回溯和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应对精算假设与实际经营偏差过大的问题。

  3. 条款执行严格:保险公司不得通过特别约定、批单、协议等方式实质改变经备案的保险条款责任,杜绝拆分保险标的、金额、被保险人属性等行为,确保保险费率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4. 中介管理规范:保险中介机构不得通过违规手段影响保险费率的确定,必须严格遵守经备案的条款和产品说明。

财险机构的应对措施

面对《通知》的落地时间紧迫,部分财险机构已在考核、产品、渠道等多个维度展开系统性部署,安盛天平财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已着手从内部管理、产品优化、分支机构培训等方面加班布局,确保在2025年11月1日前全面落实“报行合一”要求。

内部人士表示,“内部有一堆配套的事情要弄”,包括业务流程调整、系统优化、员工培训等,安盛天平财险还强调,将加强分支机构的支持与培训,确保政策平稳落地。

监管部门的下一步计划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将指导各派出机构和财产保险公司做好政策落实,稳步推进非车险监管要求落地见效,下一步,监管部门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指导财险公司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强化内部监管,确保各项监管要求得到有效落实。
  2. 加强对保险产品备案的监管,严查违规备案和产品变形行为。
  3. 持续优化非车险监管工具和方法,提升监管效率和精准度。
  4. 加强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的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对非车险产品的认知和信任。

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的落地,标志着中国财险行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政策不仅是对行业的规范化要求,更是推动非车险业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优化考核机制、严格执行监管要求,财险机构将进一步提升行业的合规性和透明度,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公平、安全的保险服务,这一政策也将为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助力财险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分类: 国内
责任编辑: 今题网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