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月5日是什么节日: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传递温暖,汇聚力量

来源:网络   作者:   日期:2025-10-11 22:57:10  

每年12月5日,全球目光聚焦于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节日——国际志愿者日(International Volunteer Day),联合国大会于2002年通过决议,将每年12月5日定为国际志愿者日,旨在表彰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倡导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行列,共同构建更温暖的社会。

【节日起源与核心精神】 国际志愿者日的设立源于志愿服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和积极影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志愿服务网络逐步形成,从救灾救援到教育支持,从社区服务到环境保护,无数志愿者用行动诠释了"助人即自助"的价值观,其核心精神聚焦于:

12月5日是什么节日: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传递温暖,汇聚力量

  1. 无私奉献:超越功利性,以利他为核心驱动力
  2. 社会参与:动员社会力量解决公共问题
  3. 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长期福祉提升

【全球联动:多元形态的志愿行动】 2023年国际志愿者日的主题为"Volunteering beats loneliness(志愿服务击退孤独)",数据显示,全球超20亿人参与志愿服务,形成多样化实践模式:

  • 专业领域:医疗志愿者参与偏远地区义诊(如无国界医生组织)
  • 技术赋能:IT志愿者开发公益APP帮助视障群体(如微软"技术赋能公益"计划)
  • 文化传承:青年志愿者数字化保护非遗技艺
  • 生态守护:社区志愿者开展长江大保护行动

【中国实践:志愿精神的时代演进】 我国注册志愿者达2.3亿人,志愿服务组织超76万个,形成特色实践体系:

12月5日是什么节日: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传递温暖,汇聚力量

  • "时间银行"制度:上海试点志愿服务存储兑换机制
  •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累计选派45.8万人
  • 疫情防控中的志愿者:2022年超900万志愿者参与社区防控
  • 数字志愿平台:支付宝"蚂蚁志愿"累计服务时长破10亿小时

【参与指南:成为温暖传递者】

  1. 专业选择:根据特长匹配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
  2. 灵活参与:每日1小时微志愿(如网络科普、旧物捐赠)
  3. 组织对接:通过"志愿中国"APP寻找项目
  4. 持续培育:参与志愿服务培训认证体系

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无论是参与社区敬老服务、加入环保公益活动,还是通过云端提供知识支持,每个微小行动都在编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温暖纽带,正如冰岛诗人萨米雅·格里姆松所言:"当志愿者举起手时,他们不仅帮助他人,更是在为人类文明的火炬添柴加薪。"让我们共同行动,让12月5日成为每个普通人践行善意的起点。

(数据来源:联合国志愿者平台、中国志愿服务发展蓝皮书、世界银行志愿服务报告)

分类:命运
责任编辑:今题网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