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观察丨东鹏饮料再递表港交所,大单品收入占比近8成,上半年广告费超8.8亿元
品牌拓展与市场赋能的战略考量
东鹏饮料(605499.SH)再次递表港交所,谋求“A+H”两地上市,这家专注于功能饮料领域的龙头企业,去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58.30亿元和33.26亿元,同比增长40.62%和63.08%,尽管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其业务模式仍面临多重挑战。
公司背景与财务表现
东鹏饮料的收入高度依赖支柱产品“东鹏特饮”,这是一个专注型企业的典型特征,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前6个月,该产品的收入分别为82亿元、104亿元、133亿元及84亿元,占总收入的96.6%、91.9%、84.0%及77.9%,尽管公司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拓展了运动饮料市场,推出了“东鹏补水啦”产品,但这一新品的收入在2024年仍仅为15亿元,占总收入的不到2%。
公司近年来的销售费用显著增加,2024年同比增长37.09%,达到26.81亿元,其中广告宣传费和渠道推广费的涨幅尤为明显,分别为54.45%和54.03%,这表明公司在品牌营销和市场推广方面投入了更多资源,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市场拓展与品牌战略
面对单一产品的业务风险,东鹏饮料已经开始拓展运动饮料市场,希望通过“东鹏补水啦”等产品实现多元化发展,2023年推出的“东鹏补水啦”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成绩,收入达到近15亿元,同比增长280.4%,2025年上半年,该产品收入为14.93亿元,占总收入的13.9%,这表明运动饮料市场对公司业务增长具有重要贡献潜力。
公司仍面临多重挑战,一是季节性波动对销售额和盈利能力的影响显著,由于软饮消费受天气影响较大,夏季为需求旺季,冬季为需求淡季,这对公司的财务表现构成了压力,二是品牌营销成本的不断攀升,公司近年来广告及推广费用占总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分别为7.5%、7.7%、8.4%及8.2%,这可能会对公司的利润率产生不利影响。
战略意义与未来展望

东鹏饮料的海外战略也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招股书显示,公司计划重点布局东南亚市场,为此可能需要在营销和推广方面投入更多资源,港交所上市不仅为公司提供了国际化运作的资本支持,也有助于提升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就业行业专家认为,东鹏饮料的品牌定位与功能饮料的场景化需求紧密结合,通过赞助体育赛事、电竞娱乐等活动,成功塑造了“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的国民符号形象,这种深度的品牌与消费场景的结合,为公司建立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奠定了基础。
专家观点与分析
连锁经营专家李维华指出,东鹏饮料的收入增长依赖单一产品的特性,公司亟需通过多元化发展实现第二、第三甚至第N增长曲线,战略定位专家詹军豪认为,运动饮料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尤其是在健康消费趋势兴起的背景下,如果公司能持续创新产品口味、拓展消费场景,有望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总结与展望
东鹏饮料二次递表港交所,既是其品牌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也是应对当前业务模式风险的必要举措,通过港股上市,公司不仅能够吸引全球投资者,提升品牌认知度,还能为大股东提供减持变现的渠道,同时减少对A股股价的冲击。
东鹏饮料需要在多元化发展和品牌营销方面继续努力,同时应对季节性波动带来的盈利能力压力,公司是否能实现“第二增长曲线”,不仅关系到其品牌的长期发展,也将决定其在功能饮料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