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商银行一次性“并表”9地82家机构 金融资源整合提速
河南农商银行整合82家机构,迈出农信系统改革关键一步
河南农村中小银行改革再迈出重要一步,河南农商银行正式吸收合并开封、平顶山、安阳等9个地市范围内的82家农商银行、村镇银行,标志着河南省在整合地方金融资源、优化金融生态、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此次大规模整合是自今年2月河南农商银行正式成立以来,首度公开披露的大范围机构合并动作,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河南农商银行吸收合并82家机构,是本轮农信系统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体现了“一省一策”改革思路下的统一法人模式实践。

回顾河南农村中小银行的改革历程,其路径选择曾经历显著调整,2022年10月,河南省农信社改革方案获批,采取“联合银行”模式,即组建省级农商联合银行,保留基层机构的独立法人地位,2024年7月,改革进程迎来关键转折,从“联合银行”模式转向强调集中统一管理的“省级农商行”模式。
通过吸收合并,河南农商银行将整合全省范围内分散的金融资源,形成统一的法人实体,提升整体资产规模和服务能力,相比于“联合银行”模式,“统一法人”模式可以集中力量化解这些机构的历史遗留问题,提升整体资产质量和稳健运营能力。
2025年2月,河南农商银行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正式成立,总部设于郑州,当前,其注册资本约292.47亿元,资产总额2.58万亿元,存贷款规模居河南省首位。
随着此次82家地方机构并入,河南农商银行的体系规模与网络覆盖将得到进一步扩展,从而更有效地支持农业、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实现“支农支小”的政策定位。
大规模整合也伴随着挑战,部分被合并机构存在不良贷款率始终较高,不良资产的消化和处置将成为河南农商银行短期内的重点任务,吸收合并大量机构后,河南农商银行的资本消耗将显著增加,可能需要计提更多拨备,影响资本充足率。
面对这些挑战,业内已有成熟的应对工具,河南农商银行可借助地方AMC进行不良资产批量剥离;地方政府可通过发行专项债为农商银行补充资本,还需通过建立统一的风控体系、引入外部力量、强化培训与考核、推进数字化转型等机制实现平稳过渡。
娄飞鹏认为,这些举措的结合运用,或将有助于河南农商银行在改革中实现“化险”与“发展”的双重目标,为河南省金融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