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导技术闯关北交所:项目未批先建被责令整改,多处购销数据打架
正导技术IPO疑云重重:研发投入、项目建设及内控治理问题频现 浙江正导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导技术”)的IPO之路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在审视其招股书及相关信息披露后,我们发现正导技术在研发投入、项目建设及内控治理等方面存在诸多疑点。
研发投入引关注
报告期内,正导技术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净利润也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在研发资金投入方面,其研发费用率却相对较低,2021年至2023年,母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仅为2.05%、1.81%和2.10%,虽然正导技术母公司于2020年12月首次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但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其研发费用率应不低于3%,这引发市场对其研发投入的质疑。

项目未批先建被责令整改
正导技术本次IPO拟募集资金24,521.53万元,用于“年产100万箱5G大数据传输电缆及5万公里通信传输类电缆工厂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未批先建的情况,环评审批对应的实际项目名称与本次募投项目存在差异,且另一项目因未完成生态环境部门审批程序,被责令整改,这让人质疑正导技术的项目管理能力。
内控与治理问题
正导技术在公司内控与治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报告期内,公司曾发生转贷情形,将部分贷款以采购货款名义支付给供应商,并由后者转回,公司招股书与问询回复中披露的供应商采购数据存在多处不一致,且与新三板挂牌期间发布的年度报告也存在多处差异,这些问题让人质疑正导技术的内控与治理水平。
子公司财务数据披露不一致
正导技术在子公司财务数据的披露方面也存在出入,江西正导2024年净利润在招股书和年度报告中披露的数据存在细微差异,这让人质疑公司信息披露的准确性。
正导技术在研发投入、项目建设、内控治理等方面存在诸多疑点,在IPO过程中,投资者需谨慎对待,关注公司后续信息披露,以充分了解其真实情况。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