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AI概念热炒:天普股份跨界收购AI芯片,股价暴涨引发监管关注
A股市场AI概念热潮:业绩平平企业变身“顶流”,监管层关注“割韭菜”现象
近年来,A股市场AI概念股的炒作愈演愈烈,许多业绩平平的企业因沾上AI概念而股价飙升,成为市场“顶流”,天普股份因一场AI芯片的跨界收购,股价从26块狂飙至62块,涨幅高达135%,引发市场关注。
天普股份,一家深耕汽车零件的企业,过去三年每年净利润也就3000万上下,业绩平平,8月底的一则收购公告,却让它的股价开启了疯狂模式,8月22日,天普股份宣布,将卖身一家名为中昊芯英的企业,豪掷25.96亿,拿下中昊芯英93.29%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天普股份的实控人将变更为杨龚轶凡。

消息一出,天普股份的股价连续9个涨停板,从26块狂飙至62块,涨幅高达135%,收购方中昊芯英,成立仅5年,去年盈利8890万,创始人杨龚轶凡还有在谷歌、甲骨文从事芯片研发的光鲜履历,在收购方案中,中昊芯英的表述与两个月前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时如出一辙:“结合自身芯片技术优势,为上市公司赋能,促进上市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这种现象在A股市场并非个例,许多业绩平平、行业不匹配的企业,只要沾上AI概念,股价就能迅速飙升,这不禁让人质疑,A股市场是否已经陷入了一场“割韭菜”的资本游戏?
面对如此异常的股价波动,监管层也迅速出手发函问询,质问资金来源、是否存在内幕交易,但市场似乎对此并不理会,涨停板上的“顶流”依旧风光无限,直到停牌核查,这波炒作才暂时告一段落。
天普股份的这波操作,究竟是真正的产业升级,还是又是一场“割韭菜”的资本游戏?这还需要等待停牌核查结束后的结果,A股市场AI概念股的炒作现象,无疑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在追求投资收益的同时,投资者应更加关注企业的基本面,警惕盲目跟风炒作带来的风险。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