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分硬币停产 美国商家推出现金凑整政策
美国铸币局终结230年历史 停产一美分硬币
在美国历史上,1美分硬币一直是最小的货币单位,象征着美国铸币局自1803年成立以来的一部分,在11月12日,这一象征着“美分”的硬币也迎来了历史性的终结——美国铸币局正式停止生产1美分硬币,这一决定标志着一项持续230年的历史画上句号。
根据美国财政部的公告,制造1美分硬币的成本已从1803年的1.42美分上升至今日的3.69美分,远高于其价值,这一成本高昂的现实,导致美国铸币局认为继续生产1美分硬币在经济上已“不可行”,也不再必要,财政部估计,停产1美分硬币将为美国铸币局每年节省约5600万美元。

1美分硬币的历史与现状
1美分硬币自1803年以来的230多年间,见证了美国货币的巨大变革,它不仅是美国最小面值的硬币,更是美国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支付习惯的变化,一美分硬币的需求逐渐减少,许多商家不再需要备存1美分硬币,以满足找零需求。
现代支付方式的兴起也对1美分硬币的生存空间构成了挑战,信用卡、电子支付和移动支付逐渐取代了现金交易,而精确找零的需求也在不断减少,许多餐饮连锁店,如麦当劳(MCD)、温蒂汉堡(WEN)与克罗格(KR),已经在部分门店推出现金交易凑整或精确找零政策,以适应消费者支付习惯的变化。
停产带来的经济影响
美国铸币局的决定不仅意味着一项历史的结束,更是对美国经济和财政体系的深刻影响,每年生产1美分硬币的成本高达5600万美元,这一开支将被取消,为美国财政带来显著的节省。
更为重要的是,1美分硬币的停产将进一步推动美国货币体系的数字化转型,随着1美分硬币的消失,人们可能会更加依赖数字货币和高面值硬币,这也反映了全球对货币效率和成本控制的关注。
美国铸币局决定停止生产1美分硬币,标志着美国货币体系的一次重要变革,这一决定不仅是对历史的告别,更是对未来的展望,美国的货币体系将更加注重效率和实用性,而不再需要那些曾经在历史长河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硬币。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