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三七的功效与主治:中药三七的功效与主治,神奇的止血与活血良药
中药三七的功效与主治:神奇的止血与活血良药
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换,是中医宝库中一种极为重要的药材,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和广泛的药用价值,因其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的功效显著,被誉为“血塞药之冠”,在中医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出血证和瘀血阻滞性疾病,本文将详细探讨三七的功效与主治,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神奇的中药。
三七的基本概述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茎,主产于云南文山等地,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其性温,味苦甘,归肝、胃、心经,三七的药用历史可追溯至古代,明代《本草纲目》中就有详细记载,称其为“止血散血定痛之要药”。

三七的主要功效
-
止血功效
三七最突出的功效是止血,尤其对多种出血证有显著疗效,无论是外伤出血、内脏出血,还是妇科崩漏、鼻衄、牙龈出血等,三七都能迅速止血,且不伤正气,其止血机制是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强毛细血管收缩力,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
散瘀消肿
三七具有强大的活血化瘀作用,能够消除瘀血、肿痛,对于跌打损伤、扭伤骨折、疮痈肿毒等,三七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缓解疼痛,是治疗外伤瘀肿的首选药物。 -
定痛止痛
三七不仅能消肿,还能缓解疼痛,其含有的皂苷类成分具有镇痛作用,尤其对瘀血引起的疼痛,如头痛、胸胁刺痛、痛经等有良好的缓解效果。
-
保护心血管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七中的主要成分三七皂苷具有抗血栓、降血脂、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如冠心病、心绞痛、脑梗塞等。
三七的主治范围
-
出血证
- 各种外伤出血、血肿
- 鼻衄、牙龈出血
- 妇女崩漏、月经过多
- 胃溃疡出血、便血等
-
瘀血阻滞证

- 跌打损伤、扭伤肿痛
- 瘀血作痛、胸胁刺痛
- 痛经、产后瘀滞腹痛
- 疮痈肿毒、皮肤瘀斑
-
心脑血管疾病
- 冠心病、心绞痛
- 脑梗塞后遗症、中风偏瘫
- 高血脂、动脉硬化
-
其他应用
- 慢性关节炎、风湿痛
- 消化道溃疡、胃出血
- 术后瘀血肿痛
使用注意事项
- 孕妇慎用:三七虽有安胎作用,但孕妇使用需遵医嘱,避免过量。
- 不宜长期大量服用: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胃肠不适或出血倾向。
- 配伍禁忌:与热性药物同用时需谨慎,以免助热伤血。
- 个体差异: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现代研究与应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三七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三七皂苷,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凝血、保护心脑血管等多种药理作用,三七提取物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制剂中,如三七片、三七粉、三七胶囊等,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外伤瘀肿的常用药物。
三七作为一味具有强大止血与活血功效的中药,在中医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无论是外伤出血、瘀血肿痛,还是心脑血管疾病,三七都能发挥重要作用,中药使用需辨证施治,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以达到最佳疗效。
愿大家在了解三七的同时,也能善用这一“神奇的止血良药”,为健康保驾护航!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