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债务与重资产业务专题:年内券商债务发行规模同比增长近60% 密集增配重资产业务或是扩表主要驱动力
行业趋势与风险展望
近年来,券商行业迎来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发债热潮,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11月12日,共有73家券商发行了850只境内债券,总规模突破150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60%,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券商行业的融资需求激增,也揭示了行业资产重构与业务升级的深层趋势。
券商发债热潮的现状与趋势
券商发债浪潮始于今年7月份,且呈现持续增长态势,7月份境内债发行量达到1659亿元,较6月份翻倍;8月份全行业发行规模达到2676亿元,创下年内单月新高;9月和10月,行业境内债发行规模分别为2308亿元和2213亿元,维持在高位,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已有3家券商的境内发债规模超过1000亿元,分别是中国银河、华泰证券和国泰海通,有7家券商的发债规模超过500亿元,包括广发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和平安证券。
券商密集发债的背后,是行业内外复杂的行情因素,券商的融资需求在7月至8月两度攀升,正值A股市场活跃期,随着上证指数连续突破整数关口,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这轮发债潮也被视为券商在资产规模扩张中的重要举措。
券商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
券商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客户资金存款、结算备付金、存出保证金等日常运营结算相关的资金大幅增加,以及融出资金、金融投资等与重资产业务相关的资金大增,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43家上市券商的整体资产规模已达149194亿元,较年初增长31826亿元,增幅高达21.29%。
在资产规模增长中,客户资金存款等日常运营结算相关资金的贡献尤为显著,三科目较年初分别增长5572亿元、1723亿元和1825亿元,共计贡献资产增量的34.83%,而融出资金和金融投资等重资产业务相关资金的增长则体现了券商主动布局重资产,两科目较年初分别增长5189亿元和9262亿元,共计贡献资产增量的55.19%。
券商商业模式的重资产化与业务升级

券商的商业模式重资产化不仅是资产规模扩张的体现,更是行业内主流业务模式的转变,以华泰证券为例,尽管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出现下降,但信用业务和自营业务收入却分别同比增长151.27%和46.72%,并且占比显著提升至12.05%和65.11%。
券商通过信用业务和自营业务的布局,不仅释放了行业行情的趋势,还放大了业绩弹性,这一商业模式的转变也带来了显著的风险敞口,随着重资产业务的大量投入,券商的杠杆率指标和资产质量如何变化,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行业潜在风险与投资者关注点
尽管券商行业呈现出快速扩张的态势,但投资者需警惕以下潜在风险:重资产业务的投入可能导致杠杆率的增加,资产质量的不确定性;行业内主流券商的债务结构如何,是否存在债务置换需求,需进一步监测。
上市公司研究院针对券商行业的债务与重资产业务情况,已发布专题研究报告“券商一哥”发债规模掉队的背后:高额应付账款满足融资需求 优秀利率结构削弱债务置换需求,深入分析了领跑券商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表现,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券商行业的发债热潮与资产重构不仅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市场环境变化下的应对策略,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行业动态,综合分析各券商的财务质量、业务增长动力及风险敞口,做好风险防范,理性投资。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