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近7900万再挂牌!中银三星人寿24%股权寻买家,三季度净利大反转
2025年股权转让与公司变革
2025年,中银三星人寿迎来了成立20周年的重要时刻,但这一年也充满了变革与挑战,作为中国银行旗下的全国性寿险公司,中银三星人寿在这一年经历了显著的股权变动、管理层调整以及业务模式的深刻转型。
股权转让:监管导向与战略调整的推动力
2025年11月14日,界面新闻报道了中银三星人寿的24%股权再度挂牌转让,转让方为中国航空集团,挂牌底价约为17.36亿元,这一次股权转让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挂牌的价格较于2024年12月首次挂牌的底价18.15亿元下降了近7900万元,显示出市场对中银三星人寿股权价值的重新评估。
中航集团所持股权的转让背后,既有监管政策的推动,也有央企资产结构优化的战略考量,近年来,监管部门要求央企聚焦主责主业,压缩非核心金融投资,作为以航空运输为主业的央企,中航集团逐步退出与主营业务关联度不高的寿险业务成为趋势,央企普遍通过处置参股金融资产来实现“瘦身健体”,优化资产结构,这也是中航集团此次转让的重要原因。
保险股权交易并非一帆风顺,近年来,保险业股权转让市场面临着供给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央企“退金令”的出台以及房地产公司资金困境,进一步加剧了保险公司股权供给的压力,保险公司面临着由“偿二代二期”等监管政策提高资本要求,以及经营压力增大的挑战,导致保险股权交易市场变得更加冰冷。
股权变动对公司的影响
中银三星人寿的股权变动不仅影响着公司的股东结构,也对其增资步伐产生了重大影响,早在2022年,该公司曾计划通过现有股东增资,以支持其发展,中航集团作为创始股东的退出计划使得增资事宜变得不确定,为了缓解资本压力,中银三星人寿选择了发行债券作为补血的方式,在2024年,公司成功发行了18亿元的10年期资本补充债券,并在2025年9月又发行了30亿元的永续债券,以夯实资本实力。
管理层变动:新总经理的战略布局

中银三星人寿的管理层也在进行着重要调整,董事长马超龙的退休和总经理邱智坤的上任,标志着公司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邱智坤作为“老中行”,在中国银行的海外业务经验丰富,自2024年担任总经理以来,他将推动公司持续增长作为重要工作,在其领导下,公司2024年总资产突破千亿大关,全年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今年,公司目标是“更上一层楼”。
公司经营状况:盈利与现金流的双重挑战
中银三星人寿的经营状况在2025年经历了明显的变化,上半年,公司净亏损5.43亿元,成为银行系险企中唯一亏损机构,然而在第三季度,公司经历了“大反转”,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达到6.94亿元,这一盈利变化主要源于会计准则IFRS 17的切换,但数据背后也反映出公司面临的现金流压力,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其万能账户业务净现金流为-27.88亿元,分红账户业务净现金流为-7.68亿元。
尽管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6.92%,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5.37%,但预测下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将降至116.24%,这表明公司需要更加谨慎地管理其现金流和偿付能力。
依赖银保渠道的利弊之辩
中银三星人寿在业务发展中依然背靠中国银行这一“大树”,通过银保渠道获取大部分保费收入,2024年,公司“中银尊享人生”增额终身寿险保费收入高达189亿元,占全年保费比重超过60%,银保渠道虽然能够快速做大规模业务,但也导致产品结构偏向“短期、简单、收益快”的理财型产品,这种模式不仅加剧了公司的赔付支出压力,还增加了经营风险。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6.92%,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5.37%,尽管偿付能力处于安全区,但公司仍需在业务扩张与风险控制之间找到平衡点。
未来挑战与发展方向
中银三星人寿在2025年经历了股权转让、管理层调整、财务反转等多重变革,这些变化反映了公司在监管政策和市场环境下的应对策略,公司仍面临着偿付能力下滑、股东结构变动、产品结构单一化等多重挑战,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稳健经营,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中银三星人寿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银三星人寿在2025年展现了强大的调整能力和适应力,但其前路仍充满挑战,公司需要在股权变动中寻找新机遇,在管理层调整中制定明确战略,并在产品结构优化中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