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上交所理事长邱勇:优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关键制度
监管审批困境与市场预期
香港耀才证券公告称正在考虑延长与蚂蚁集团的收购交易最后截止日期,按照双方于2025年4月签署的收购协议,交易原定于2025年11月25日完成,但要约方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交易日期,由于监管审批进展缓慢,尤其是内地监管机构对跨境证券业务的严格要求,导致交易可能无法按时完成,此前,香港证监会已于2025年9月23日审批通过该交易,中国发改委的申报也已于几个月前提交,但蚂蚁方面表示可能无法在11月25日前达成所有交易条件。
收购延期的核心原因:监管审批的“硬骨头”
分析人士认为,迟迟未获内地监管审批是蚂蚁决定延长交易日期的核心原因,近年来,中国监管机构对券商跨境开户乱象持续发力,力度加大,2020年至2023年间,证监会对富途、老虎等券商的非法跨境展业进行了多轮整治,要求其遵守法律法规,停止违规开户业务,尤其是在2023年,证监会发布《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境内证券公司境外子公司的跨境业务,要求券商必须依法开展跨境业务。
此前,2025年6月,有媒体再次曝光老虎证券等券商通过“存量证明”等方式违规开户的现象,导致蚂蚁收购耀才一事更加敏感,尽管发改委尚未否决蚂蚁的申报,但内地监管对跨境证券业务的审慎态度和对券商违规行为的严厉打击,显然对收购交易形成了不利影响。
监管整治背后的政策逻辑
长期以来,中国监管机构一直在整治券商跨境开户乱象,力求遏制增量违规行为,并有序化解存量违规问题,2020年、2021年,富途、老虎证券凭借便捷的开户体验和低廉的手续费,在内地市场快速发展,但也因未能遵守法律法规,面临监管整治,2023年,证监会正式宣布推进对富途、老虎的整治工作,并将其行为定性为“非法经营证券业务”,随后,两家券商的相关APP被从中国境内应用商店下架,标志着监管力度的进一步加大。
从长远来看,这一系列监管行动是符合国内政策逻辑的,2023年A股再次站上4000点,进入“慢牛”阶段,市场预期是港股通将加速发展,要避免违规跨境开户现象再起,确保市场秩序的稳定,自然也需要对相关券商的跨境业务进行严格管控,耀才收购交易迟迟未获批准,也在情理之中。
耀才收购的市场预期与现实冲击

收购交易本身也符合两地监管规则和流程,国内政策对科技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大方向没有变化,监管整治的持续发力和对券商跨境业务的严格要求,导致市场对交易的信心受挫,4月宣布收购消息后,耀才证券股价从3港元一路大涨,创下17港元的历史新高,但随着交易审批进展缓慢,市场对收购的可能性有所怀疑,股价也出现回落,截至2025年11月11日,耀才证券收盘价为8.71港元,昨日,香港耀才证券股价再次受累,开盘下跌4%左右。
监管整治的长期影响与未来展望
从整治过程可以看出,监管机构对券商跨境业务的严格要求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防范系统性风险,对于正在进行的收购交易,这一严格态度无疑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分析人士认为,国内政策对科技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大方向没有改变,收购交易本身也符合监管规则,市场可以期待未来国内政策对相关业务的进一步支持和规范化发展。
香港耀才证券收购蚂蚁集团的交易虽然因监管审批进展缓慢而面临延期风险,但这也是国内政策逻辑和监管框架下必然的现象,市场需要关注政策动向和监管态度,尤其是国内政策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和对跨境业务的规范化要求,这将直接影响收购交易的最终结果。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