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普遍看好2026年中国经济与A股市场
2026年中国经济与A股市场展望:多机构预测与行业分析
多家国内外机构发布了2026年度策略报告,对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的前景给出了积极的预测,综合分析认为,2026年中国经济将延续稳健增长态势,A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础将进一步夯实,这一系列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方向。
经济增长前景被看好
多家机构对2026年中国经济增速给出了乐观预测,光大证券预计,2026年中国经济增速目标将设定在“5%左右”,中金公司则认为,2026年政策将在供需两端发力以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2026年GDP增速或保持4.9%左右,瑞银投资银行高级中国经济学家张宁也表示,2026年国内经济活动整体将保持韧性。

明明指出,2026年财政支出将保持温和扩张,地方化债稳步推进下,地方政府财力将有所改善,政策层面的支持作用将延续,有望推动实际GDP实现4.9%左右的增速,他还提到,2026年的经济增长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节奏。
中金公司进一步分析,2026年供给端和需求端将“增减并行”,增加优质消费供给、反内卷减少低效产能的同时,需求端政策也将适度加码,结构方面则可能“增减结合”,增加效率较高领域的支出比重,减少效率偏低领域的比重,总体来看,中国经济潜在增速仍然较高,比较理想的情形是需求端加大力度弥补需求缺口。
光大证券认为,2026年财政将继续保持“更加积极”的基调,政府性基金预算内的地方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也将继续扩大,货币政策方面,预计2026年将降准2次左右,降息1至2次,单次幅度为10个基点,张宁指出,央行将到2026年底进一步降息20个基点,降准25个基点至50个基点,并利用其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张宁还提到,在政策支持、持续投资和强劲研发支出的背景下,“新经济”行业在2026年至2030年的增速将持续快于其他经济部门,到2030年占GDP的比重将较目前提高3个百分点。
多因素支持中国资产表现
中信证券发布的A股市场2026年投资策略报告显示,中国资本市场正从新兴市场逐步转型为成熟市场,中信建投预计,指数依然震荡上行但涨幅放缓,投资者更加关注基本面改善和景气验证。
中金公司认为,2026年A股市场风格可能更趋于均衡,驱动这一切换的催化因素,主要来自过去三年去产能周期,叠加“反内卷”等政策推进,越来越多的顺周期行业有望接近供需平衡。
光大证券表示,经历了一轮政策端显著拉动之后,2026年国内经济或将重新进入到平稳运行阶段,价格因素对于盈利的影响或将更加明显,预计2026年A股盈利将逐步修复,全部A股非金融增速将修复到10%左右,同时盈利结构上或将有更多亮点。
从市场流动性来看,中信证券指出,追求稳健回报的绝对收益资金持续入市,将是未来资本市场增量流动性格局的核心特征,工具型产品逐步抢占传统主观多头产品市场份额,可能会阶段性放大局部板块和主题的波动,但并不影响大局。
从行业配置来看,中信证券提出三大线索值得重视:一是资源/传统制造产业提质升级,把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和利润率持续抬升;二是中企“出海”与全球化,大幅打开利润增长想象空间和市值天花板;三是AI进一步拓宽商业化应用版图,延续科技板块的趋势,并放大中国企业相对竞争优势。
综合来看,2026年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的前景备受多家机构积极关注和乐观预测,政策支持、行业转型、新经济崛起等多重因素将继续支撑中国资产表现,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及行业变化,抓住潜力主题机会,为未来经济增长和市场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