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函数的使用方法及实例:OR函数的使用方法及实例详解
OR函数的基本语法
OR函数的语法结构如下:
OR(条件1, [条件2], ...) - 条件1, 条件2, ...:需要判断的条件,可以是逻辑值(如TRUE或FALSE),也可以是表达式或单元格引用,如果所有条件都为FALSE,则函数返回FALSE;如果至少有一个条件为TRUE,则函数返回TRUE。
OR函数的使用方法
OR函数通常与IF函数结合使用,用于根据多个条件进行判断。
=IF(OR(A2>60, B2>60), "及格", "不及格") 该公式表示:如果A2或B2的值大于60,则返回“及格”,否则返回“不及格”。

实例演示
实例1:成绩判断
假设我们有一张学生成绩表,包含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我们希望判断学生是否有一科成绩超过90分。
| 姓名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
| 张三 | 85 | 92 | 78 |
| 李四 | 95 | 88 | 91 |
| 王五 | 76 | 80 | 70 |
使用公式:
=IF(OR(语文>90, 数学>90, 英语>90), "有高分", "无高分") - 张三:数学92>90,返回“有高分”。
- 李四:语文95>90,返回“有高分”。
- 王五:所有科目均≤90,返回“无高分”。
实例2:库存管理
在库存管理中,我们可能需要判断某种商品是否缺货或即将缺货,假设库存表如下:

| 商品名称 | 库存数量 | 订购数量 |
|---|---|---|
| 商品A | 50 | 30 |
| 商品B | 20 | 40 |
| 商品C | 10 | 10 |
我们希望判断库存是否低于订购数量,或者库存数量小于等于20。
公式:
=IF(OR(库存数量<订购数量, 库存数量<=20), "需要补货", "无需补货") - 商品A:库存50>订购30,且库存50>20,返回“无需补货”。
- 商品B:库存20<订购40,且库存20<=20,返回“需要补货”。
- 商品C:库存10<订购10(等于),且库存10<=20,返回“需要补货”。
实例3:数据筛选
在Excel中,我们可以使用OR函数结合高级筛选功能,筛选出满足多个条件之一的数据。

筛选出部门为“销售部”或“市场部”的员工:
=OR(部门="销售部", 部门="市场部") OR函数与其他函数的组合使用
OR函数常与以下函数结合使用,以实现更复杂的逻辑判断:
- IF函数:根据条件返回不同结果。
- AND函数:与OR函数相反,用于判断所有条件是否同时为真。
- NOT函数:对条件取反。
=IF(AND(OR(A2>80, B2>80), C2>90), "优秀", "一般") 该公式表示:如果A2或B2大于80,且C2大于90,则返回“优秀”,否则返回“一般”。
注意事项
- OR函数可以嵌套使用,但嵌套层数过多可能导致公式难以维护。
- 条件表达式必须正确,否则可能导致逻辑错误。
- 在数据库查询中(如SQL),OR函数的用法与Excel类似,但语法略有不同。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