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博被拘留”的基金经理后续来了!
AI驱动下的供需格局重塑
近年来,被动元件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钽电容及其他被动元件的需求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被动元件市场的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
被动元件市场:供需格局的重塑
被动元件作为电子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其需求一直受到存储、计算、通信等多个领域的驱动,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被动元件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在云计算、AI服务器、大数据中心等领域,高功耗、 高性能的被动元件需求量持续攀升。
根据国信证券最新报告,电子行业上游呈现“通胀”趋势,AI拉动下存储领域呈现“周期与成长共振”特征,存储、部分被动件、高阶电容器等环节已出现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现象,服务器大容量需求的增加进一步挤压消费类市场供应,推动存储价格全面拉升。
值得注意的是,AI服务器的高功耗特性显著提升了对高阶被动元件的依赖度,特别是多层电感电容器(MLCC)领域表现尤为突出,根据中信建投研报,高端MLCC用量受益于AI终端渗透率的不断提升而快速增长,带来上游高端原材料需求爆发,以MLCC用镍粉为例,新能源及AI领域用MLCC需求量从2023年的约3000亿颗增长至2030年的近3万亿颗,高端MLCC用纳米镍粉需求量从不足千吨增长至超6千吨。
“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也进一步撬动了替换大市场,伴随新能源车及AI发展,被动元件需求数量激增,公开资料显示,新能源车MLCC用量是传统燃油车6倍,AI服务器、AI PC、AI手机等MLCC需求量分别增长约100%、40%~60%和20%。
AI驱动下的被动元件需求爆发
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计算方式,也重塑了被动元件的应用场景,AI服务器的大量采购需求,尤其是英伟达GPU整柜式解决方案及自研AI ASIC,显著提升了对高阶被动元件的依赖度,国信证券预计,2025年八大CSP资本支出将突破4200亿美元,2026年有望达5200亿美元。
AI终端渗透率的提升直接带动了MLCC用量的增长,以新能源汽车为例,MLCC用量是传统燃油车的6倍,AI服务器、AI PC、AI手机等设备的MLCC需求量也分别增长约100%、40%~60%和20%,这种需求增长不仅推动了高端MLCC市场的扩张,也进一步挤压了全球供应链。
被动元件供应链:涨价与短缺的双重挑战

在被动元件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全球供应链面临严峻挑战,作为全球最大的被动元件制造商之一,基美(Kemet)近期已连续两次进行价格调整,据供应链透露,基美最新的调价幅度高达二至三成,客户范围也从代理商扩展至直销客户,这反映出全球被动元件市场的供需失衡已达到一定程度。
钽电容作为被动元件中的重要成员,其价格波动尤为明显,近期钽电容价格持续上涨,主要是由于全球产能无法跟上需求增长,据统计,2023年中国被动元件行业市场规模已达1237.65亿元,预测2030年达到2583.59亿元,复合增速为11.09%。
国产被动元件产业链的崛起
尽管全球被动元件市场面临短缺现象,但中国国内厂商的快速崛起为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点,近年来,随着我国被动元件生产研发技术的不断创新,国内厂商在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储能等产业中快速发展,带动了上游被动元件的高速增长,国产被动元件产业链的渗透率逐渐提升,且具备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据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报告,2023年中国被动元件行业市场规模1237.65亿元,预测2030年达到2583.59亿元,复合增速为11.09%,特别是在陶瓷电容器市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MLCC市场,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将达到1120亿元,其中中国占比473亿元。
未来展望:被动元件市场的增长空间
被动元件市场的未来发展将继续受到AI技术进步、云计算升级、新能源汽车普及等多重驱动,随着AI服务器需求的持续扩张和高端被动元件用量的快速增长,全球被动元件市场将进入周期性扩张期,供应链的稳定性、产能的提升以及技术创新将是行业内需要重点关注的关键因素。
被动元件市场正处于供需格局的重塑之中,AI驱动的需求增长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国内厂商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产业链的完善,中国将在全球被动元件市场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这一趋势不仅将推动被动元件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将为相关产业链的整体繁荣提供更多可能性。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