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10月成绩单出炉,谁喜?谁忧?
价格涨幅与市场潜力双双攀升
近年来,被动元件行业正迎来一波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从存储芯片到被动元件,涨价潮席卷全球市场,推动行业格局不断变革,特别是在AI应用的驱动下,被动元件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产业链各环节都在积极调整,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韧性。
行业现状:被动元件价格全面上涨
被动元件作为电子产品的基础元件,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整个电子行业的供应链,全球被动元件市场出现了新一轮的价格涨幅,涨幅幅度远超以往几轮,最高预告达到20%,主要推动因素包括智能手机旺季、PC市场复苏以及白银价格的飙升。
以钽电容为例,作为被动元件中占比最大的产品之一,其价格近期大幅上涨,基美公司作为全球被动元件行业的佼佼者,其第二次调涨幅度高达20%-30%,调涨客户范围也从最初的代理商扩展至直销客户,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
产业链复苏:被动元件价格逐步上调
被动元件产业链在去年以来经历了前期的调整,但凭借AI增量需求和终端市场的回暖,逐渐迎来复苏,2024年7月,银价大涨35%,对银占积层式电感和磁珠的成本构成较大压力,促使一线厂商如村田、TDK等采取报价调整,预计大尺寸电感和磁珠的涨幅将在10%-20%之间。
更值得注意的是,全球被动元件行业呈现出全面性涨价趋势,从大尺寸陶瓷电容器到射频微波MLCC,各个产品线都面临成本上升和价格调整的压力。
市场驱动因素:AI与新能源推动需求增长

被动元件需求的增长主要由两个因素推动:一是AI终端的快速发展,二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AI服务器、高端MLCC的使用量显著提升,尤其是在AI手机、PC以及AI服务器等领域,需求量增长40%-100%。
新能源汽车市场对被动元件的需求量同样惊人,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的MLCC用量增加了6倍,而AI相关设备的MLCC需求量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国产替代空间逐步扩大
中国被动元件产业链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国内厂商在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领域的应用快速增长,带动了上游被动元件产业链的发展。
根据智研瞻产业研究院的报告,中国被动元件行业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1237.65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583.59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1.09%,高端MLCC用量受益于AI终端渗透率的提升,预计从2023年的约3000亿颗增长至2030年的近3万亿颗,带来上游高端原材料需求爆发。
“以旧换新”政策助力市场
“以旧换新”政策的推行为被动元件需求提供了强劲动力,新能源汽车和AI设备的快速普及显著提升了被动元件的应用需求,尤其是在MLCC领域,新能源车的用量是传统燃油车的6倍,而AI服务器、AI手机等设备的MLCC需求量也分别增长了100%、40%-60%和20%。
中国陶瓷电容器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MLCC市场,预计2025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将达到1120亿元,其中中国占473亿元。
绩优个股表现:跟风与创新并重
被动元件概念股在近期市场中表现强劲,受涨价影响,国内被动元件概念指数前三交易日累计涨幅接近5%,截至10月31日,相关个股年内平均涨幅超过20%,其中三孚新科、江海股份等个股年内涨幅均超过50%。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4年这20余只个股合计实现净利润近66亿元,同比增长17.8%,今年前三季度,这些个股实现净利润近58亿元,同比增长近12%,尤其是一些表现优异的个股,如商络电子、达利凯普、钧崴电子等,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均超过20%。
未来展望:被动元件行业充满机遇
被动元件行业的未来充满了发展机遇,随着AI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被动元件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尤其是在高端MLCC领域,技术创新和材料研发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中国被动元件厂商正在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技术能力,扩大生产规模,随着国产替代空间的进一步扩大,国内厂商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被动元件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价格涨幅与市场需求双双攀升,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机遇,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扩展,被动元件行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前景。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