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达研究报告 | 自由现金流因子3:四类自由现金流比率因子对比,大盘价值属性显著
自由现金流比率因子的对比与策略构建
在深度研究自由现金流因子后,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其他三种自由现金流比率因子,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本文将详细介绍四种自由现金流比率因子的表现,构建最优投资策略,并分析其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及未来展望。
四种自由现金流比率因子的对比分析

我们对四种自由现金流比率因子进行了Rank IC及多空分析,采用中证全指样本,剔除金融地产行业,去除自由现金流为负及因子为负的数据,回测区间为2014/6/30-2025/9/30,月度计算Rank IC,多空策略分5组回测,以下是各因子的具体表现:
“自由现金流TTM/企业价值”因子
- Rank ICIR最高,为15.50%,表现稳定且有效性强。
- 在沪深300内,因子Rank ICIR为12.92%,多空年化收益率为3.17%。
- 在中证1000内,因子Rank IC均值为负,无有效性。
- 这一因子在大盘中表现优异,适合用于筛选盈利质量扎实的成熟行业龙头。
“自由现金流TTM/归母净利润”因子
- Rank ICIR为0.85%,多空年化收益率为2.79%。
- 在沪深300中,因子Rank ICIR为15.35%,多空年化收益率为13.40%,表现突出。
- 该因子衡量企业盈利质量,尤其在大盘中表现优异,适合构建稳健收益的投资策略。
“自由现金流TTM/净资产”与“自由现金流TTM/营业收入”因子
- 两者在中证全指内Rank IC均值为负,基本无效。
- “自由现金流TTM/净资产”因子在2020年表现优异,但其他时间段表现平平。
- “自由现金流TTM/营业收入”因子在沪深300和中证800中有一定效果,但在小盘中无效。
策略构建:最优因子的投资策略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自由现金流TTM/企业价值”因子在沪深300中表现最优,年化收益率为21.91%,显著高于“自由现金流TTM/归母净利润”因子的11.51%,我们建议采用“自由现金流/企业价值”因子构建投资策略。
具体筛选方法:
- 沪深300成分股,剔除ST、*ST证券,排除综合金融、房地产、银行及非银行金融行业的个股。
- 过滤条件: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额排名位于样本空间前80%,近一年自由现金流和归母净利润均为正。
- 进一步筛选:剔除近一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占净利润比例排名后30%的证券,衡量盈利质量。
- 月度排序与选取:每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根据自由现金流/净利润从大到小排序,选取前10只,自由现金流TTM加权,个股权重上限20%。
2025年以来自由现金流指数表现分析
2025年以来,自由现金流指数表现相对较弱,主要原因包括:
- 行业配置:自由现金流指数剔除了金融地产行业,而银行及非银金融板块表现较优,未能获得指数收益。
- 行业布局:指数对电子板块配置较少,2025年AI相关行业涨幅居前,自由现金流指数未获得相应收益。
- 市场环境:当前市场成长占优,价值风格因素显得不合时宜,自由现金流指数作为价值类因子自然跑输。
未来展望:市场风格转向价值回归
展望未来,若市场风格从成长占优转向价值回归,自由现金流指数的防御+价值属性将重新凸显,现金流指数与科技类指数相关度较低,可将自由现金流指数与成长风格资产进行组合配置,以实现资产多样化。
风险提示
- 市场风险:国内经济增长波动可能对投资组合造成影响。
- 数据误差:数据统计可能存在误差,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本文通过对四种自由现金流比率因子的深入分析,得出“自由现金流/企业价值”因子在沪深300内表现最优,我们建议投资者参考该因子构建投资策略,并根据市场环境变化,灵活调整投资组合配置,以实现稳健收益,需关注市场风格变化及相关风险因素,谨慎投资决策。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