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猫前董事长王健攒算力资本套利局?莲花控股与海南华铁疑均遭“围猎”
王健套利轨迹与公司“围猎”之谜
——深度解析两家上市公司算力业务转型与股价波动的真相
近年来,海南华铁与莲花控股两家上市公司相继掀起了算力业务转型的风暴,随着深入调查,这两家公司的算力转型并非表面上的跨界布局,而是隐藏着一场精心策划的资本套利局,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场“套利”背后似乎浮现了资本市场的“大佬”——王健的身影,本文将揭开这场“算力资本套利局”的帷幕,分析两家公司的运营轨迹以及王健潜在的资本操作。

海南华铁:算力转型背后的公司隐忧
海南华铁是一家以设备租赁业务为主的传统企业,近年来通过快速扩张和收购,形成了高空作业平台租赁服务和建筑支护设备租赁服务两大板块业务布局,其快速扩张背后累积了较高的负债,资产负债率水平长期维持在70%以上。
2024年5月,海南华铁突然宣布投资10亿元建造智算中心,标志着其正式跨界进入算力业务领域,公司旗下子公司上海科思翰智算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科思翰)成立,海南华铁与海南科思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持股51%和49%,科思翰的创始人李思思在2024年8月将其60%股份转让给杭州猫灵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王健父亲王衡鑫接任了海南科思翰的负责人。
莲花控股:从调味品主业到算力业务的“重组”
莲花控股曾经是“味精大王”,但近年来面临主业收缩和亏损压力,多次出现巨额亏损,曾一度被“披星戴帽”,自2020年重组以来,公司虽然通过调味品业务重组,但主业仍持续收缩,股价表现一般。
2023年,莲花控股通过浙江莲花紫星智算科技有限公司(莲花紫星)跨界布局算力业务,星临科技(王健旗下公司)直接参股了莲花紫星,2024年12月底,公司公告与上海X国企签订高性能算力服务合同,合同总价为5.55亿元,标志着其算力业务正式进入高调运营阶段。
算力业务与股价暴涨:巧合还是精心设计?
两家公司的算力业务起步后,股价均出现了暴涨,海南华铁在2024年一季度股价暴涨,随后神秘自然人毛金明等进入十大股东;莲花控股在2024年12月及2025年一季度股价异动期间,神秘自然人王京晶等进入十大股东。
这些股价波动背后似乎隐藏着套利的痕迹,神秘自然人在股价暴涨后迅速离场,引发市场对“套利”行为的疑问。
王健身影浮现:从科思翰到星临科技的“资本老手”
王健作为资本市场的资深人士,曾因内幕交易被监管处罚,他的旗下公司星临科技,通过参与多家上市公司的算力业务布局,似乎在这场“算力资本套利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星临科技不仅参股了海南华铁和莲花控股的算力子公司,还担任了部分算力合同的担保方。
值得注意的是,星临科技的合作客户中,既有海南华铁,也有莲花控股,这两家公司的算力合同均出现了“跨界转型、算力重大合同催化、股价暴涨、神秘人进场套利”的特征。
算力合同终止与公司“围猎”:监管调查的信号
2024年4月,海南华铁突然叫停37亿元算力大单,随后公司股价出现暴跌,更令人震惊的是,公司在监管立案调查下,算力业务迅速终止,导致股价进一步挫败,莲花控股的算力业务也未能幸免,部分算力合同提前终止,公司累计对外担保余额占股东净资产的20.45%。
局势复杂,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海南华铁与莲花控股的算力业务转型背后,王健的身影频频出现,引发了市场对其是否存在资本套利局的关注,两家公司的算力业务终止和监管调查,也让人不禁怀疑,这场“套利”是否已经进入了深水区。
随着监管对上市公司算力业务的加强,市场对算力资本套利行为的打击力度也在不断提升,海南华铁与莲花控股是否能化解监管风险、实现算力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仍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这场“算力资本套利局”不仅涉及两家上市公司的运营轨迹,更揭示了资本市场中复杂的利益纠葛,王健的身影频频浮现,让人不禁怀疑:这场算力业务布局是否只是巧合?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资本套利游戏?而海南华铁与莲花控股,是否只是这场“围猎”的猎物?随着监管的持续调查,市场的命运与共振,答案或许就在等待揭开。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