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企IPO热度大降,奥联服务二次冲击港股,今年前7个月经营现金流为负
上市之路的挑战与行业背景
奥联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联服务”)的上市进程备受关注,作为中国独立第三方物业管理服务提供商,奥联服务曾因“轻资产、高现金流”的特质备受资本追捧,但近年来却因多重挑战陷入上市困境,以下是奥联服务的市场表现、行业背景及未来发展的详细解读。
奥联服务的市场表现:增长与挑战并存
奥联服务于2006年成立,总部位于广州市,专注于商企及城市空间服务、社区生活服务等领域,根据招股书数据,奥联服务在2024年中国百强独立物业管理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16位(按总收入计算),净利润排名第11位,尽管公司在2022—2024年期间实现营业收入从3.42亿元增长至4.76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18%,2025年前7个月收入同比增长7.9%,但其盈利能力与财务健康度却面临多重隐忧。
收入结构:区域依赖与业务增长有限
奥联服务的收入主要来自广东省,其在2025年7月底占比仍高达40.4%,公司在商企和城市空间服务项目数量增长有限,从176个项目增长至183个,增速放缓,社区生活服务项目数量从87个增长至156个,其收入占比显著提升,2025年7月底占总收入的40.3%。
盈利表现:毛利率提升,但应收账款激增
尽管毛利率从2022年的14.4%提升至2024年的18.4%,净利润同样实现高速增长(2022—2024年净利润从2740万元增至4460万元;2025年前7个月净利润增幅高达47.6%),但公司的财务健康度并不理想,贸易应收款激增,2024年达到1.8亿元,同比增长41.9%,周转天数从54天拉长至142天,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在2023年和2025年前7个月均为负值,显示出公司现金流承压。
续约率波动与业务稳定性担忧
奥联服务在管项目续约率在2022年底至2025年7月期间波动较大,2023年底续约率仅为55.4%,是由于出售附属公司导致部分项目未续约,虽然2024年续约率回升至59.7%,但2025年7月底续约率高达81.3%,显示出公司在业务稳定性方面的努力。
行业背景:物业管理行业IPO热潮消退
奥联服务的上市困境并非个例,在“轻资产、高现金流”特质备受资本追捧的物业行业,近年来却迎来前所未有的冷遇,行业IPO热度大幅下滑,部分企业选择私有化退市,行业资本化进程进入调整期。
物业行业的现状:融资难、上市严
据公开信息,2023年和2024年,每年仅有2家物企成功上市,2025年以来,物管IPO热度仍处于低位,仅奥联服务一家企业递交了招股书,即便具备规模优势的头部企业也难以轻易上市,深业物业运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25年4月16日,其上市申请已四次折戟,凸显出当前物企上市审核的严苛程度。
行业资本化进程的调整
物管行业IPO热度的下滑,反映出资本市场对物业管理行业的审慎态度,近年来,多家物企选择主动退市,2024年9月,华发物业服务打响了物企主动退市的“第一枪”,2025年3月,融信服务也完成了私有化退市,其退市原因包括股票长期流动性低、无法开展融资功能等。
行业未来走向:规模与盈利能力更受关注
克而瑞物管研究总监马燕娇指出,当前物管行业IPO遇冷的核心原因在于资本市场信心受挫、港交所审核趋严以及企业自身盈利模式面临挑战。“关联房企的债务风险传导至物企,加之行业估值从高位大幅回落,削弱了投资者的信心;港交所显著提高了主板上市的盈利门槛,并加强了对业务独立性和可持续性的审查,导致许多企业的上市申请进程延缓甚至招股书失效。”马燕娇表示。
奥联服务的未来展望:如何突破上市难关?

奥联服务要想成功上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提升业务独立性:减少对关联房企的依赖,通过收购第三方企业增加在管项目数量,提升第三方收入占比。
加强财务健康管理:优化应收账款周转,控制经营现金流负值,提升盈利能力和财务透明度。
提升续约率稳定性:通过优化运营效率和提升客户满意度,稳定项目续约率。
增强投资者信心:展示清晰的科技赋能路径,提升业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应对资本市场的严格审查。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










